真达锅庄

真达锅庄

发布时间:2018-06-05 来源:甘孜新闻网 责编:丁真尼玛

【导语】:真达锅庄舞是流行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的一种民间集体舞,因发源于甘孜州石渠县洛须区真达乡而得名,盛行于洛须区的奔达正科。

真达锅庄舞是流行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的一种民间集体舞,因发源于甘孜州石渠县洛须区真达乡而得名,盛行于洛须区的奔达正科、洛须镇及县城所在地尼呷镇等金沙江河谷地带,其舞蹈动作以彪悍雄健、舒展奔放,活泼开朗为特色,兼容农区锅庄和牧区锅庄之所长,风格在甘孜州锅庄舞中独树一帜。


真达锅庄舞源于民间祭祀活动,其产生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土蕃王国时期,真达锅庄舞,祭祀的对象主要是农神山神,最初的民间祭祀活动中,由戴面具的巫师领舞,并吟诵祷告经文,参舞民众围成圆圈,齐声合唱并载歌载舞。真达锅庄舞在民间祭祀活动过程中,历经千百年的演变和发展,现成为当地群众广泛参与的庆祝丰收,及其他各类宗教法会,庆典活动,多在秋收庆典,宗教节庆与民间集会时表演。

真达锅庄有词,曲,舞三部分构成,歌词,有赞美生活,祝福祈祷,表达男女之情等内容,音阶调式大多采用宫、角、徵、羽为主音的民族五声调式。真达锅庄,舞曲节奏多分为24,44节拍,也有少数混合拍子。表演时,舞者身着藏袍,脚蹬靴子,脚踝处各挂一串铜铃要洗红,绿,黄等彩色哈达,由一善舞者任领舞人,藏语称卓本男女各列一队,或混列成圈,在队形变上,真达锅庄多以藏传佛教中的拥仲旋与喜旋为原型,分别有祈祝吉祥如意,祈祝旺发达之寓意。


舞者按照词曲,采用蹬跳转走抒袖等舞蹈动作,随着乐曲节奏的快慢,变化动作亦快亦慢,最终进入高潮而结束。有的锅庄旋律由两个部分组成,前部分为领唱,后部分为舞蹈。

真达锅庄属于大型锅庄,舞者多则上百人,真达锅庄的服饰头饰相当考究男子头戴一种独特的圆形帽子,藏语称为甲啦,高约25厘米左右,从帽顶开始自然垂下红色须条,若未带帽,头饰则是将辫子盘于头顶,身着藏袍,藏袍的领,袖,裙边均镶有2-3寸的水獭皮或貂,虎皮,脚穿长靴,胸前左右交叉着彩色丝带,束于彩色腰带中,腰带中还竖着各种彩色花带。女子身着藏袍,头饰梳为小辫子,在头顶上装饰着较大的松耳石,并在头发其他位置装点着小的琥珀,藏袍的裙边镶有一尺以上的水獭皮,领和袖口处,水獭皮可有可无,吾围腰,腰间,佩刀链子为装饰,因真达锅庄舞动作激烈,所以女子装饰不宜过多,真达锅庄为集体舞,舞蹈动作以快为主,男子舒展奔放,明快粗犷,女子则刚中有柔,刚柔结合,整个锅庄节奏多由慢至快。


真达锅庄舞富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审美价值,其唱词多用赋比兴,手法形象传神,所表达的意蕴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音乐旋律清新悠扬,唱腔高亢明亮,其舞蹈动作舒展奔放,独具艺术魅力。(整理自:甘孜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