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背后的历史:甘南地名解析

地名背后的历史:甘南地名解析

发布时间:2021-11-10 来源:甘南文史资料   作者:佚名   责编:顿珠曲珍

藏巴哇、申藏
  藏巴哇和申藏位于甘南州卓尼县境内,北临康乐和临洮,东临渭源。地处汉藏结合部。“藏巴哇”和“申藏”是藏语译音,藏巴哇是后藏居民的意思,申藏是西藏申扎地区“申扎”的转音。这里的人为啥自称是后藏居民呢?西藏申扎的地名为何出现在这里?,据史书记载是这样:公元762年时洮州、岷州已经是吐蕃的天下,后来,第42代藏普赤热巴巾,就是那个崇信佛教,与唐朝搞长庆会盟的那位赞普,派遣大臣噶.伊喜达吉到安多下部征收税款,他率领部众来到今天的若尔盖一带,噶.伊喜达吉才华出众,加上赞普的威望,受到当地土著人(西羌戎)诸部的欢迎,还取了当地豪门的五个妻子,其后代逐渐繁衍壮大,在安多上下左盖形成了一些大的部落,后来其后代中的江特、傲特出于发展农业的需要,率部分部众向白龙江、洮河流域发展,到了元朝,成为萨迦派卓尼寺的施主而定居现在的柳林镇,洮河流域气候湿润,亦农亦牧,因此,江特氏族及亲属、部众纷纷来到这里,与当地的土著民族和原先来这里的蕃人共同开发这里,这里就成为洮河上游一带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卓尼藏族的先民就是这样形成的。吐蕃解体后,和其他涉藏地区一样,部落割据100多年,后来成为宗喀王朝(唃厮罗)的属地,元朝时因与萨迦派及巴思八的良好关系,其地方自治地位未受影响。仍然统治着现在的卓尼、迭部等地区。到了明朝,噶.江特家族数次征服一些部族反叛,巩固、壮大自己势力,主动朝靓归顺朝廷,因维护地方治安有功被封为千户,不久被明成祖朱棣封为世袭土司,成为明朝洮州三大土司之一,其土司地位一直沿袭至民国改土归流,设立卓尼县为止,共沿袭二十几代土司500来年。为开发、发展及维护这块地方安定作出了贡献,为加强藏汉民族关系作出了贡献,也为蕃人守住了这块生存空间。

卓尼(交尼)
  卓尼,(交尼、交乃)是藏语译音。是县名也是寺院名称。这一地名的由来是这样的,元朝时,忽必烈邀请西藏萨迦派教主八思巴到内地讲经传法途径现在的卓尼县城时预言:“次第风脉颇佳,若修建一座寺院,对弘扬佛法必有莫大的禅益”。遂命弟子萨迦巴格西谢热伊西留下来建寺,在选寺址时发现,所选的寺址处,长有两颗奇异的马尾松,就以此为寺名。当地人称马尾松为“交”,“尼”是二的意思,“交尼”就是两颗马尾松的意思。后来译为“卓尼”,沿用至今。

车巴沟
  车巴沟位于卓尼西南部,南临迭部、若尔盖,西临碌曲。车巴(也写作确华相)原来是部落称谓,是“齐巴”二字的转音。现在车巴后面加个沟,成了地名。这个部落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车巴的先民约在公元8世纪时就生息在这一带,先后征服了一些小部族,但在公元9世纪左右,部落发生疫情,死了许多人,于是部落首领请来居住在散木察(现双岔)一带的一位叫德丹拉仁波的法师治病消灾,据说这法师是吐蕃赞普赤热巴巾的后裔,名气很大,很快就消除了灾祸,为了感谢这位法师,部落将所辖地域和部落献给法师管理。后来这部落的后裔繁衍兴旺,到十二世纪末,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当地较大的部落。另一种说法是:公元8世纪左右,车巴部落先祖定居在西藏觉摩隆地区,后来部落部分族民离开家乡,向东迁移,在康区停留一段时间后,继续向东,最后到达“阿弥华干”山麓,即现在叫车巴沟的这个地方安顿下来。因他们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当地人称他们为“齐巴”,后来转音为“车巴”,相沿成部落称谓,至今沿用。到了明朝永乐年间,卫藏大成就师强巴更敦、罗哲样巴来到车巴沟,在现在的尼巴乡境内修建格鲁派寺院,车巴人就改信黄教,香火旺盛,成为这一带有名气的寺院,已传承二十几代上师,其中最出名的是清代喇嘛噶绕,在新疆讲经弘法时带领新疆各族人民抗击沙俄数次立战功,被清朝授予“伊利将军”之职。

巴裁(临潭)
  巴裁(安多人称哇则)是临潭旧城的藏语称谓,也是临潭县的藏语称谓。是游牧部落居住过的遗址的意思。临潭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自古为汉藏民族的结合部。当地出土文物证明,约在4000年前藏族先民西羌就繁衍生息在这里。公元五六世纪(东晋16国时),吐谷浑入侵,征服这里的西羌部落,成为这里的统治者,在今县城筑城驻守,当地人称此城为“巴裁”。公元8世纪初(唐天宝年间),吐蕃占领洮州岷州,蕃人成为这里的主人。蕃人将被征服的吐谷浑人、当地土著人编入吐蕃各部,推行军事化的部落制,这里的社会也进入比较稳定时期,使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吐蕃解体后,这里肯定也出于部落割据状态,后来这里又成为青唐唃厮罗王朝的的属地。是唃厮罗之子董毡的领地。据宋朝汉文史书记载,当时这里的蕃人已达五万户以上。成为主要的藏族聚集地之一。到了元代,朝廷对蕃人地区实行安抚政策,扶持萨迦派,由八思巴掌管涉藏地区事务,使分布在洮河流域的蕃人部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巩固。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延续元朝的民族政策,凡归顺的蕃人首领、僧官一律受封,维持原职,后来实行土司制,这里就出了个昝土司,这个部落是土著部落,叫底古族部落,是明朝洮州三大土司之一,也是明永乐年间朱棣赐姓昝,一直沿袭到民国实行改土归流制为止。马奴寺部落是临潭较大部落之一,明朝初管辖33族,其首领被封为僧纲,是洮州五大僧纲之一,也沿袭了近二十代500多年,据说是西藏萨迦派部落迁来的。明初朝廷还从南京、徐州、汾阳等地大批移民岷洮一带戎边,同时因不断战火,其他一些民族也逃难涌入,与当地蕃人发生利益冲突,蕃人部落不断遭到掠夺,导致大批蕃人外迁,到民国“改土归流”时,昝土司管辖的藏人部落只剩下七族个300来户。

迭部(铁部)
  “迭部”是甘南州迭部县的称谓,“铁部”是与迭部县城接壤的四川若尔盖县的一个镇名字。这两个地名在藏语里都念作“铁部”,是藏语te bu的译音。安多念作“铁吾”(te wu)。这个地名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是带神话色彩的,传说在很早以前,迭部地区四周都是高耸入云的石山,象铁箍一样,没有出入口,有个叫涅甘达娃的神祗,经过这里,被石山挡住去路,他便伸出大母指一揌,石山顿开缺口,打开了通道,人们就把这里以大拇指命名,叫“铁部”。另外一种说法是,藏族历史上,把白龙江上游的这个峡谷农区叫“铁部戎”,是涉藏地区“三岗六谷”之一。这个峡谷地带海拔较低,气候温和,适合搞农业,“戎”就是峡谷或农业的意思。再一种说法是,白龙江上游自史前就是藏人的先民古羌人的生息地,后来公元六七世纪,吐谷浑(藏族称其为阿夏)也来到了这里,到了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派兵来到这里,征服了吐谷浑,统一了蕃地。在铁部一带驻兵守关。到了赤松德赞赞普时期,又派兵进一步巩固边防。据藏文史料记载,赤热巴巾赞普亲临河湟一带,视察驻军,看到官兵精神饱满,军容整齐,十分高兴,在点兵检查武器时,有个称作“达巴”的士兵两腋夹两头牦牛行走,力大无比,由此他得了个“金.达巴叶合克”的美称,意思是夹提牦牛的达巴。又因该部队远离家乡守边关,称该部为“德务”,后来该部换防驻守白龙江畔叫“年”的神山下,这时,能夹两头牦牛的达巴,已经被提拔为驻守铁部驻军的军官,该部队仍然叫“德务”部,据说现在的上迭一带相当一部分藏族是“德务”部队的后裔,迭部或铁部就是由“德务”音译演变而来。也有译作“铁布”和“德普”的。这一带藏族口音十分接近康巴口音,“迭”与“铁”较相近,“部”与“务”“普”也相近,因此,“迭部”或“铁部”就是由此而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史资料》也认为“铁部”这个地名是由此而来。由此可以结论,现在这一带的藏族就是由土著羌人、吐蕃军人、吐谷浑人融合形成的。这里的语言方言、服饰、民居等都有些独特之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多儿(多利禾)
  多儿,曾经叫多利禾,是迭部县最南部的一个乡的称谓,原先是部落名称。多儿(多利禾)是藏语dao ra的译音,这个地名来历很简单,因此地境内石山重叠,象个石头围墙,故称其为多儿。据多儿人说,多儿部落是吐蕃赤松德赞时期,驻守这儿的蕃军中,有兄弟三人,他们带领部分部族驻守白古、然子、尼藏等地,后来公元762年,唐蕃发生战争,吐蕃出动20万大军攻打洮州等地,后来部分蕃军退到这里住了下来,这里的藏族部分为他们的后裔。多儿人的口语十分接近前藏口音,妇女服饰与迭部其他地区藏族服饰有所不同,头戴圆形镶边帽,身穿长衫吗,外系花色腰带,前衣角卷插腰带中,外套羊皮褂子,裤子宽尔短,只及膝盖部,与前藏一带服饰相似。

阿夏
  阿夏(azha)是个老地名,在藏文史料里也有出现,现在是迭部县阿夏乡的称谓。阿夏位于迭部南部,与四川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接壤,据说因这条沟里曾经居住过吐谷浑人,所以称作阿夏沟。在敦煌藏文文卷里称吐谷浑为阿夏,而且记载噶.东赞在阿夏呆过好长时间。据史书记载,公元7世纪初吐谷浑曾经统治过着一带,后来被吐蕃征服,成为吐蕃的臣民,所以这个说法是可能的。据毛尔盖.三木旦所著《多麦岷江流域的历史》记载,阿夏人是藏族,属藏族东氏家族的分支之一,是东氏家族十八大系中桑杰阿夏分支的“佐”姓氏族。一般而言,现在的藏族村庄,基本上都是吐蕃人、同类的土著羌人融合而形成的,可能还有吐谷浑人。纯粹的同一氏族的村庄恐怕是不存在的。

洛达
  “洛达”是迭部县落达乡的称谓,位于迭部与岷县交界处。是藏语“日当”(ri dang)的译音。意思是清静的地方,据当地民间传说,生息在这一带藏族先民原先是西藏日当地区的居民,吐蕃王朝赤松德赞时期派到这里驻守边关,后来接到“没有命令不得返回”的命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成为当地居民,为了不忘记自己的家乡,就以原籍的名称为这个新家园的名称,据说西藏山南江孜县境内确有个叫“日当”的地方。到1912年民国废除州制建制时还用过“日当”这个名称,后来又译为“罗达”,解放后就用“洛达”二字,一直沿用到现在。

多纳
  迭部有个多纳部落,(dao na)也是藏语译音,好像是黑石头的意思,据说是个比较活跃的大部落,辖40多个族,约在300年前解体了,所辖的大部分村落也分为若干村落,名称也变了,与现有的村落对不上。

宕昌
  白龙江下游一带,即舟曲、宕昌一带,自远古就是古羌人频繁活动的地区之一,据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物证明,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这一带已经有远古时代的村落,一般的说法是,公元七世纪吐蕃崛起后羌人东迁移居内地,但这一带并非这样,这里自古就是羌人的繁衍生息之地。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开发西夷,一面安抚,一面征讨,西汉至大唐期间,这里多次发生征战,史书里出现的“白马羌”、“参狼羌”、“宕昌羌”“先零羌”等,都是不同时期中原人对这里的羌人的称谓。公元四世纪初,内地的西晋永嘉元年(307年)这里的羌人建立了宕昌国,其疆域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席水以南八百里,管辖部落200多,在强大的中原王朝鼻子下顽强地存在了257年,至公元564年被北周所灭。在这段时期舟曲一带羌人属宕昌国辖地。羌人建立的宕昌国虽然被北周所灭,但羌人并没有完全退出这一带,中原王朝基本上采用“以夷治夷”的政策,用部落首领间接管理羌人诸部,至公元七世纪,吐蕃统一了这里的羌人,这里的羌人社会相对稳定了一段,吐蕃解体后,这里是蕃人起义军的天下,青唐唃厮罗又统治了百年左右,后来宋朝灭了古厮罗王朝,部分羌人退入深山老林,有些蕃人部落留了下来,而且还活跃了几个朝代,如宕昌的“唐哇尔”部落,后来演变为马土司,马土司承袭了22代,600年左右。舟曲上河一带的黑峪部落,后来演变为黄土司,黄土司原先是僧纲,后来到明朝时改为土司,世袭到清末被撤销。。岷州的赵土司,这些土司直到清末民初“改土归流”时,才被消除。
  宕昌现在是甘肃省宕昌县的称谓,曾一度是宕昌国的国名,后来是朝廷地方政权的称谓,历史很长。当地藏人称唐哇尔部落为thanga bara,称马土司为“太吉苯波”(taiji benbo),据史料记载,宕昌羌为董氏羌,为藏族四大姓氏之一。我分析,“宕昌”就是由藏语“太吉”或“董氏”音译而来,但我还没有找到史料记载,有待进一步探讨。

博峪
  博峪是现在的舟曲县博峪乡称谓,位于舟曲县最南部,距文县四五十公里,与九寨沟一山之隔。博峪是藏语bodyl的译音,是“藏族故乡”的意思,博峪人自称“地哇(diewa)人,说是吐蕃东征时从西藏昌都地区来的军人,为了不忘自己的故乡,便沿用原籍地名。他们的语言、服饰都与安多其他地方有较大区别,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心理特征完全与藏族一样。

插岗
  插岗是舟曲县插岗乡的称谓,位于舟曲南部,离武都城四五十公里,“插岗”是由多康四水六岗中的插哇岗(tsha ba gang)简化而来。“插哇岗”在今西藏昌都以下的怒江和澜沧江中游地带,插岗人自称是吐蕃东征时从插哇岗地方来这里的,为了不忘自己的故乡,便沿用原籍地名。尽管民国时这里强行改土归流,强行取消番名,但当地蕃人仍然保留了不少原来的地名,如插岗附近的铁坝乡,就是原来的地名,是否与迭部县的称谓有关,尚不清楚。舟曲上河的武土关,是原来的地名,是藏族村庄的意思,宕昌县还有不少地名是藏语译音,尽管藏人已经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