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民俗风情

昌都民俗风情

发布时间:2015-10-29


(一)康巴民俗

1、婚俗
    婚期前一天,男方派婚使和媒人携带酒、哈达等物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女方家则为姑娘进行宗教洗礼,梳妆打扮。次日,新娘拜过家神、祖先及父母,伴娘搀扶新娘上马,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哭嫁,然后随亲者、媒人及婚使等一同起程。
    在新娘一行到达男家之前,男方派人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设路席,敬酒致意。当新娘来到门前,男方将撒有青稞、羊毛的新白毡铺在新娘马前,为媒人、送亲者献哈达、敬酒。妇女们扶新娘下马,用奶汁为新娘洗脸,打醋炭,以洁身清垢,除灾避邪。
    入门后,喇嘛诵经祈祷,新娘新郎拜天地、家神及父母。礼毕,新娘入洞房,宾客入宴席。东部农业区宴席多设在羊圈,人们席地而坐,喝奶茶,吃油果。有的地区端上面食,讥讽宾客,因是习俗,宾客全不介意。
    饭后,举行谢媒,女方为婆婆献“九毛救拉”(手工缝制的棉长袍)。最后宾主暖酒畅饮,双方歌手尽献歌技,歌声笑语彻夜不绝。从次日起,男方家属轮换宴请宾客,馈送礼物,延续三两日方毕。
2、丧葬
(1)雪葬
  雪葬这种葬法现已消失,以前曾经出现在昌都东南部左贡县一带。这种葬法一般在家族内部实行,认为是最高礼节的葬法。家族中如果死了高僧或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人请喇嘛举行超度仪式,并秘密占卦确定出葬日。从家族中挑选送葬人,在非常保密的前提下,把尸体同随葬品(珠宝、佛像等)埋葬于一年四季不会溶化的雪山或冰山上。认为只要保住尸体的身躯和随葬品,家族的运气、财源会永远不断。每年祭日,家族成员到山脚下煨桑烟、烧香、祭祀,祈祷保佑。
(2)塔葬
    康巴地区随处可见白塔,如果用塔进行安葬,则安葬的必定是重要人物。塔的规模也预示着死者的身份。插旌幡是表示对死者的追念,每个前往悼念的亲友可插一旌幡。只有地位高的人才有资格塔葬。
(3)天葬
    天葬是藏区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藏族人相信,在人死后,将尸体分解喂食给翱翔在天空的鹰鹫可以借助它们升往西天极乐世界。天葬的过程:在人去世后,由活佛或喇嘛卜卦确定送葬时间后,由死者亲人或家族人员背尸或用牛驮到天葬场,送葬队伍前要点香引路。到了天葬场,首先由前去的喇嘛煨桑、念经,天葬师将尸体仰铺于地,由喇嘛念颂经文,然后在死者的腹部或背部划上象征性的几刀,然后由天葬师将尸身分割成块,投以喂鹰。天葬场上,直接亲属一般不来参加解尸分骨事宜,来的人也不多,多至十几人,少则几人。对于盛行天葬的牧区,人们特别重视保护天葬场周围的鹰鹫,因为这种鹰除吃人尸外,不吃任何小动物。
(4)水葬
    水葬在康区主要在芒康、左贡一带,人死后,由背尸人把尸体背到江边,把尸体展开,开腹取出内脏,在尸体上捆绑石头,扔进河里。也有的把尸体砸成块仍进河里,还有的把尸体放进大箩筐中加上石头扔进河里。
(5)火葬
    火葬主要在芒康、丁青三岩一带,人死后,把尸体抬到火葬场,以座的姿势放在地上,周围用木柴堆起,点火烧毁,在焚烧时撒喇嘛诵过经、祈祷过的青稞,尸体烧尽后过几天在捡骨灰,装在白色的袋子中带回家,存放几年然后撒在江河、草原上。芒康藏族群众最忌春天到秋天火葬,若在春至秋季死亡的人,将会被把尸体装在袋内,并在地上挖一大坑把尸体在坑中吊放,上面添上土。过了秋天再挖出进行火葬。
3、礼仪  
(1)献哈达
    哈达是藏族群众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献哈达是藏族群众重要的礼仪。在昌都,无论婚丧、节庆、拜会尊长、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都有敬献哈达的习惯。
    相传哈达是元朝时传入西藏的。萨迦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返藏时,带回了第一条哈达。这条哈达,两边是万里长城的图案,上面还有“吉祥如意”字样。如今的哈达多为长条型丝织物或麻织物,按质量可分为若干等级,其中以内库哈达为最好。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在康区,献哈达多表示祝福、庆贺、尊敬、忠诚等义。
    藏族人民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为白色。五彩哈达的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绿色象征江河水,红色象征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敬神等特定的时候方才使用。敬献哈达时,要双手平托,微微低头躬身,将哈达送到受献者面前,轻轻搭在其颈上。
   (2)讲话礼节
    在昌都,讲话中的礼仪语言一般有三种:普通话、敬语和最敬语。地位相同的,大多用普通话,也可用敬语;若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说话,就须用敬语;如地位差距过大,还得用最敬语,否则即为失礼。一般在名字后面加一个“拉”字,表示尊敬,例如称索穷为“索穷拉”等。
  (3)见面礼
    昌都藏族群众十分讲究礼仪,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一般都要脱帽置于手上,弯腰45度;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有时合掌与鞠躬并用,合掌过头,表示尊敬。
  (4)敬老
    昌都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在许多节日里,都有向老人祝拜的习惯。藏历除夕晚上,全家吃“古突”辞旧迎新时,总是先请老人吃第一碗。初一黎明,家中最小的姑娘或媳妇要抢先背回第一罐水,调制成酥油茶敬献老人,以此表示晚辈对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5)名字
    藏族名字有名无姓,一般有男女性别之分,通常是两字或四字。名字多取自佛教经典,故重名的人较多,但可在名字前加上大、小、本人的特征、出生地、居住地或本人职业等,以示区分。在昌都,婴儿出生后,父母都要请喇嘛为之行命名礼。喇嘛取名多源于佛经,并且选的都是含有“美”与“福”的字眼,如扎西彭措(扎西意为吉祥,彭措意为丰盛)、晋美才仁(晋美意为无畏,才仁意为长寿),等等。
4、饮食
    昌都地区藏族群众同西藏其它地区一样,主食以当地产的青稞、小麦、豌豆、荞麦、为主,副食以牛肉、羊肉为主。本地经常吃的主食是用炒熟的青稞磨成粉,即大家熟知的糌粑,糌粑一般用酥油茶、清茶或酸奶拌食。西藏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茶是群众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饮料,昌都也不例外。本地群众嗜饮青稞酒和自制的低度藏白酒,同时将麦子磨成粉后,经常吃“土巴”(粥类)。土巴以骨汤或肉块加蔬菜和萝卜或圆根熬制,土巴有巴土、糌土、米粥和酸粥,还有“色钦”(豌豆粥)等。牧区食糌粑、酥油、肉类、酸奶、奶渣。在重要客人来家做客或重要日子要做用野生的人参果和酥油熬制“卓玛玛估”,还有是用酥油和面疙瘩熬制的“巴扎玛估”,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普通的农家饭桌上也摆上了汉民族喜吃的米饭、面条、馒头、油饼等食品。牛、羊肉一般吃法有:风干、煮、生吃,有时也用来炒菜。
(1)阿多吉
    “阿多吉”是牧区的小吃。在宰杀季节取一个完整的羊肚,将羊内脏各取一部分和部分羊肉切碎,装入羊肚中加入调料,如:盐巴、花椒、海椒、大蒜等。然后在火上烧几块石头,待石头烧红时,将石头放入牛羊肚里进行反复揉捏后即可食用。
(2)人参果饭
    人参果饭也叫“卓玛玛库”。做法是将人参果洗净后蒸熟,倒入碗中并加入融化的酥油和白糖。一般在节庆日或婚嫁时食用。
(3)血肠
    血肠也叫“罐肠子”。即将牛或羊肠子洗净,取牛羊肉切碎加入盐巴、味精、辣椒、大蒜、葱、花椒等调料后罐入肠中, 蒸熟即可享用。“罐肠子”分白肠子和黑肠子两种,白肠是用小肠罐入最好的牛羊肉,而黑肠是罐入牛羊血。 
(二)民间艺术
1、舞蹈
    藏族人天生便能歌善舞,尤其在康巴的腹心地--昌都地区体现得最为充分,走进昌都无异于溶入了“歌舞的海洋”。民间有“康巴地区凡会说话的人都会唱歌,凡能走路的人都能跳舞”的说法。康巴人性格豪放粗犷,所以歌舞也有别于其他地方,显得大开大合,富有渲染力。其中,昌都“锅庄”、芒康的“弦子”、丁青的“热巴”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锅庄
    锅庄又称“卓舞”,是藏民族在远古创作的以脚的动作为主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蹈。它不受时间、地点、人数限制,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昌都锅庄有大中小之分。大锅庄是在宗教祭祀活动时表演的,场地多为寺院的大院或玛尼堆旁的大草坪,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一起舞蹈。大锅庄的舞步深沉豪放,场面壮观而热烈。中锅庄是在传统节日表演的,如贡觉三岩文化艺术节、丁青虫草节、八宿然乌旅游文化艺术节等中锅庄通常是通宵达旦地欢跳不休。小锅庄则是在亲朋好友们喜庆的时候表演的,带有即兴的特点。跳锅庄时,男女分开,各成一排,然后对跳,男性舞步高扬,歌声浑厚,女性则相对柔美一些。大家聚集在蓝天白云下,纵情舞动,放声欢歌,用洁白的哈达、醇浓的青稞美酒表达他们对和谐、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2)弦子
    弦子舞,是一种用马尾胡伴奏,男女分别列队围成圆圈顺时针环绕的歌舞,主要在逢年过节和婚宴乔迁等庆典之时跳。特别是在夜间,中央燃烧一堆篝火,男子拉马尾胡,女子水袖一方领唱,一方复唱,反复换领唱。其歌舞颇有贵族气派,风格古朴典雅,婉转流畅,深受藏族同胞喜爱。弦子舞的歌词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思想感情、社会道德和社会风貌。歌词创作上常用生动的形象和巧妙的比喻烘托和渲染思想感情,同时以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创造鲜明的特征,把物加以人格化、形象化,寓意深刻,耐心寻味。
(3)热巴
    热巴舞,是一种有铃、鼓伴奏,集弦子舞、曲艺说唱和杂技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传说从前人们在索扎、美利、生瓜三条河汇合处兴建一座九层楼寺庙,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公元1040—1123年)为引诱更多的人来修庙建寺,召集了五男五女在傍晚工余时间边摇铃、边击手鼓,边唱边表演,进行鼓动,每盖完一层就举办一次舞蹈盛会,经过数年兴建,寺庙盖好了,热巴的鼓点增多了,舞蹈也随之丰富起来。这种表演艺术经一代代流浪艺人不断修改加工,成为深受广大藏族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
(4)强巴林寺神舞
    强巴林寺神舞堪称一绝。,在每年的酥油花节期间(时间在藏历年左右,即公历新年后一个月左右)昌都强巴林寺都要表演的一种神舞,这种“古庆”跳神素以狰狞逼真的面具,整齐典雅的动作造型,宏大的场面而闻名于雪域高原。强巴林寺跳的钺斧舞,服装整齐华丽,舞蹈古朴典雅,乐器少而不单调,给人以艺术的美。强巴林寺独具特色的昌都藏戏自称一派。该寺喇嘛的豪放粗犷、注重造型,气势不凡的寺庙卓舞更是一绝。强巴林寺不仅是康区最大的黄教寺庙,而且也堪称康区文化的宝库。
2、绘画
    昌都一带有三大画派:“美宁”画派,主要流传在丁青、察雅、贡觉等地;“美莎”画派,主要分布在昌都县才维一带;“嘎学噶志”画派,主要流传在昌都县的呀、噶玛、四川的德格等地。
噶玛乡素有“匠才之乡”的美称,早在12世纪初,昌都噶玛乡一带就有人从事绘画艺术。16世纪中叶,扎西三氏在原“美宁”“美莎”画派的基础上,吸收了内地风景画的技法,在噶玛创立了独特的的“嘎学噶志”画派。该派的主要特点是画面整洁,线条流畅,勾勒人物衣纹较为细腻,人物神态生动,善画花草树木、山石瀑布、神佛画像。改革开放后,绘画业已成为噶玛一带艺人致富的主要门路,他们也由此而成为昌都县的富裕村。
3、雕塑
    昌都11个县都有人从事雕刻和雕塑艺术。在石刻艺术方面,察雅、昌都、芒康、江达、丁青等地的技艺最高。其中昌都县妥坝乡的玛尼石刻艺术之精,内容之丰,堪称昌都一绝。察雅宗沙乡一带的建塔和雕刻艺术,同样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泥塑方面,以昌都县才维、边坝、察雅、贡觉尤为突出。在金、银、铜、铁的雕刻和加工方面,昌都、类乌齐、边坝、察雅、洛隆等县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有明显的优势。在木刻方面,江达县的波罗古泽是名副其实的“木刻之乡”,左贡、芒康的木刻技艺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以上这些绘画雕刻艺术不仅代表了昌都一带的最高水平,有的还代表了整个藏区的最高水平。
4、说唱艺术
    藏族人民在还没有自己文字的远古时代,就开始以口头说唱的形式,艺术地反映自己的生活,抒发思想感情,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表现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藏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格萨尔王传》就是以说唱形式来表现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多数《格萨尔王传》说唱艺人本不会说唱,由于机缘巧合,突然能够流利地且一字不漏地进行说唱,这一现象至今仍不能科学解释。
    在昌都广袤大地上,到处都有与格萨尔王有关的遗迹和传说,说唱《格萨尔王传》是昌都广大农牧民群众最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昌都地区是说唱《格萨尔王传》艺人最多的地区之一。1986年,西藏全区共发现39名说唱艺人,其中19人在昌都。被称为“国宝”级说唱艺人的扎巴,其祖籍就在昌都边坝。昌都地区也是格萨尔王版本流传最多和《格萨尔王传》壁画较多的地区之一。
5、昌都藏戏
    昌都藏戏分为二类:一是寺庙藏戏,它包括昌都强巴林寺、察雅香堆寺、左贡田妥寺、江达岗托等地的僧人藏戏;二是民间藏戏,它主要指察雅县新康乡一带的俗人藏戏。
    昌都寺的藏戏称之为“朗他羌”,意为跳传记舞或演传记戏,其倡导者是十世帕巴拉·米旁次成坚参。他在拉萨学经时受到卫藏藏戏的影响,当他于1919年返回昌都后,便组织和领导了昌都寺阿却扎仓藏戏班子的筹建工作。剧目以《拉鲁普雄》、《顿月顿珠》为保留剧目,其唱腔是从昌都卓舞和其他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改革开放后,昌都藏戏在唱腔和表演程式上均有所发展。
    除此之外,昌都地区还有察雅的香堆藏戏,是香堆寺次旺仁增等五位喇嘛,专程到拉萨觉木隆处学习藏戏而流传下来的。察雅新康民间藏戏,是由著名学者东孔·土邓德来江村(1894年~1972年)组织和倡导的。由于新康藏戏从剧本到唱腔,从动作到服装,从对白到道具,都突出了康区的特色,故在当地称之为“朗他康鲁玛”,意为康巴式的传记戏。新康藏戏的剧目以东孔活佛编写的《罗登西绕传》为主,剧中反映了寻找察雅罗登西绕活佛灵童的艰难曲折,以及寻访到灵童后隆重迎接的欢乐场面。剧中较多地运用了当地的民情民俗、歌舞曲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6、羌姆舞和酥油花
    羌姆,本意为法舞或宗教舞,俗称跳神。据有关学者考证,羌姆产生于公元八世纪下半叶的西藏桑耶寺,是由莲花生大师将佛教意识与民间舞蹈(包括本教祭祀舞)相结合而创作的宗教舞蹈。实际上,羌姆是以形象生动的表演形式宣扬佛教劝善、正法、禳灾驱邪为其宗旨的。
    整个羌姆跳神,严格按照各自教派的仪轨进行。跳羌姆的场所和时间都是固定的。羌姆的面具狰狞恐怖、极度夸张,服饰也是特意缝制而成的。伴奏乐器以寺庙法器中的鼓、长号、锁呐、钹等为主。
    流传在丁青孜珠寺的苯教跳神“泻朝”颇有特色,它属于苯教的裸体舞。据了解,目前恢复苯教裸体舞的只有孜珠寺。跳“泻朝”舞时,除盖块遮羞布外,全身赤裸,并用各种颜料在面部和身上,直接画上各种奇异的图案,显露出古朴原始的风格。该舞按照苯教的仪轨,每隔12年才表演一次。它以生动的形象,朴素的思维,反映了本教观念中的地狱情形,宣扬了人在地狱中因果报应所遭受的各种磨难。
  昌都不少格鲁派寺庙要在藏历正月举行“觉阿却巴”,意为十五日祭供品,届时要展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酥油花供品。它是以酥油为原料,彩塑成各种佛像、高僧、花鸟、猛兽等,再按一定的要求组合成一部完整的酥油花。这种雕塑工艺以其细腻入微、色彩艳丽而成为佛像造型艺术中的绚丽之花。寺庙的宫廷舞——噶尔舞,俗称钺斧舞。昌都寺的噶尔舞,服装整齐华丽、舞姿古朴典雅,乐器少而不单调,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7、建筑艺术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东部,属于藏族传统地域划分中的康区部分。由于昌都地区处在横断山脉,三江流域的复杂地形和多变的气候条件,加之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昌都建筑的地方特色别具一格,成为藏族建筑艺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卡若文化遗址所揭示的新石器时期卡若先民的房屋营造方法,时至今日仍影响着昌都传统民居建筑,而且深深影响着藏族建筑的基本样式。在西藏乃至整个藏区,如果要探讨远古藏族建筑的话,惟有昌都民居是真正建立在科学考古发掘的基础之上的。因而,追溯远古民居,昌都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由于昌都地处藏、川、青、滇货物的集散地,又是古代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昌都的建筑受到了以汉族为主,包括纳西族等在内的许多民族甚至是尼泊尔等地的影响。清初,清廷加强了入藏沿线的统治,入藏沿线置有粮台、塘讯,任命文武官员守之。这时,在长达数千里的入藏沿线上,先后建起了不少汉式建筑。随着藏汉文化的交流,内地的建筑艺术直接或间接地传入到了西藏,这些不能不对昌都建筑有所影响。如不少寺院和民居窗户借鉴了汉式万字穿海棠、盘肠等格子花样,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至于寺院建筑中的汉式斗拱、歇山式金顶等则是明显借鉴了汉式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手法,影响就更大了。
    昌都的寺庙建筑也极有特色。如昌都噶玛寺是由藏、汉、纳西族工匠设计建造的,类乌齐寺的查杰玛大殿则是由藏、汉和尼泊尔工匠设计建造的。
(三)宗教文化
    昌都历来素有西藏宗教圣地之誉,多样的宗教文化是昌都地区典型的文化现象。昌都地区的宗教文化类型有原始宗教类型苯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显示出昌都包容大势的气度。在藏传佛教的内部,包括不同教派:黄教(格鲁派)、红教(宁玛派)、花教(萨迦派)、白教(噶举派)。
    与多样化的宗教文化相对应的是众多的寺院和具有强烈神秘色彩的寺院文化。民主改革以前,昌都地区共有藏传佛教寺院703座,其中格鲁派寺院322座,宁玛派寺院212座,噶举派寺院117座,萨迦派寺院52座。
    古刹名寺建筑恢宏,宗教文化博大精深。孜珠寺是昌都地区最大的苯教寺院,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宗教和文化习俗。强巴林寺是格鲁派在昌都地区最大的寺院。白教(噶举派)祖寺嘎玛寺久负盛名,该寺的黑帽系高僧最早采取活佛转世来解决其寺院主持的继承问题,开启了活佛转世的先河。查杰玛大殿,是现存不多的达垅噶举派的寺院。还有康区著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嘎登寺,伊斯兰教昌都清真寺,西藏惟一仅存的盐井天主教堂。原始宗教与外来教派齐集于此,交织成纷繁多彩的信仰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