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藏建筑文化心存敬意

对西藏建筑文化心存敬意

发布时间:2015-12-09

  

  徐宗威,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2001年到2004年,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第三批援藏干部赴藏。在藏期间,他走遍了西藏40多个县,著有《西藏传统建筑导则》一书,获得业界的好评。

  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名干部,在援藏几年期间,除了对西藏的重要战略地位和藏传佛教有了一些认识,我在那边做的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和我的本行有关。建筑研究是我的主要工作,我也希望能够发挥一些力所能及的作用。所以我特别关注西藏的建筑文化保护问题,并且在离开西藏之前,诞生了一本我的专著。
  我刚到西藏3个月时,曾写过一个报告,名字叫《西藏城市建设问题》。从建筑学角度讲,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拉萨城的建设速度很快,大家缺乏经验,造成了一些问题,我觉得比较突出的是,我觉得布达拉宫非常悲壮、拉萨河非常孤寂。为什么用了那样的字眼?在西藏高原这样一个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方,用渣土、碎石、很软的石料建起一个6万平米的建筑——布达拉宫,相当于13层楼、117米高,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没有布达拉宫就没有拉萨,它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然而拉萨的城市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差不多每年有20万到30万平方米的新建筑“拔地而起”,却很少有一个建筑、一条街道、一个街区是为了衬托和呼应布达拉宫而建的,这些新的建筑都在表现自己、张扬自己。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周围没有一幢建筑呼应它,它是不是有点悲壮?再说拉萨河。它从市内穿过,水面宽阔,河水清澈,这是非常难得的优美景象,但你在拉萨市内是看不到拉萨河的,为什么呢?因为拉萨城里都在建房子,完全把拉萨河遮住了。只有开车出拉萨城的路上才能看得到它美丽的面貌。后来我就开始搜集、整理、总结西藏传统建筑文化,在援藏快结束的时候出了一本叫《西藏传统建筑导则》的书。无论拆得多快,有了这本书,将来想恢复的时候还可以再建起来。这几年拉萨城已经又有了新的变化,布达拉宫周边很多风格不相协调的房子都拆掉了,政府花了很多钱,这也反映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保护西藏建筑文化上不遗余力。
  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藏族人民适应自然、崇尚自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明和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建造技术和建筑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文化。由于各地民俗的差异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西藏7地市的不同区域,形成了各自特有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如民居,拉萨有石墙围成的碉房,林芝有圆木做墙的木屋,昌都有实木筑起的土楼,那曲有生土夯垒的平房。
  藏族建筑个性鲜明,不拘一格。例如西藏传统建筑窗的排列十分有意思。窗的大小不一,什么规格都有,非常随意;其次,窗在墙面的位置高高低低,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突出反映了不规则美。这些都是根据房间的功能而定的。
  收分墙体和柱网结构是构成藏族建筑在视觉和构造上坚固稳定的基本因素。由于自然和历史等条件限制,藏族建筑使用的木梁较短,在两个木梁接口下面用一个斗拱,再用柱子支起斗拱,连续使用几个柱拱梁构架,形成了柱网结构。藏族建筑使用柱网结构扩大了建筑空间,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藏族建筑装饰艺术是西藏地区宗教艺术、文化艺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藏族建筑装饰运用了平衡、对比、韵律、和谐和统一等构图规律和审美思想,艺术造诣深厚,工艺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藏式建筑装饰中,使用了铜雕、泥塑、石刻、木雕和绘画等手法。室内柱头的装饰、室外屋顶的装饰和室内墙壁的装饰,是藏族建筑装饰的主要精华部分。室内柱头多采用雕刻和彩绘。室外屋顶多挂置经幡、法轮、经幢、宝伞等布块和铜雕。室内墙壁多装饰宗教题材的绘画。檐口用石材、刺草、粘土等不同用材装饰;门饰中的如意头、角云子、铜门环和松格门框,体现了藏族建筑既有坚固粗犷的一面,也有精雕细刻、流光溢彩、富丽堂皇的一面,置身其中仿佛走进建筑艺术的殿堂。

   研究传统西藏建筑就是在研究藏汉文化交流的历史,因为建筑文化是一种综合的文化,它的建筑模式、建筑方式、建筑材料是一种多民族的集中体现。比如距离拉萨不远的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寺院,当地人称之为“三样寺”。它的基础一层是藏式的,二层是汉式的,三层是尼泊尔式的,完美地体现了多民族建筑文化的融合。另外,研究西藏建筑文化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对藏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产生一种由衷的敬意。比如我在山南地区看到一个贵族庄园,用碎土建到了7层,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布达拉宫当然更高了,就是用碎渣土建造起来的,真的是靠藏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年的援藏生活使我改变了很多,比如对生命的看法等。我们那批援藏干部到现在还经常联系,因为这种经历大家都是非常难忘的。我家专门保留的一个电视频道就是西藏卫视。目前我在国内大学的建筑院系已经作了近百场报告。我讲的内容,大家非常愿意听。我想,退休以后就带着我的那本书去周游世界,宣传西藏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