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发布时间:2017-12-08 来源:康巴传媒网 责编:丁真尼玛

——感恩文化扎根甘孜州中小学校园

理塘县甲洼镇中心完小的学生正在用餐。

近年来,甘孜州教育发生了大变样,教室、宿舍、操场……一系列硬件设施相继完善,信息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软件设施锦上添花。家长放心、学生安心、教师舒心的大好局面正在形成,而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教师都心存感恩,时刻铭记着美好的今天从何而来,他们在珍惜今天的同时用自己的方式抒发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

■康巴传媒网记者 兰色拉姆 文/图

师生诉恩情

“在学校里,我最向往的就是播音室,负责播音的同学每天都会把校园发生的新鲜事及时传达给大家,现在我每天都会练习说普通话,争取这学期能加入到学校的播音队伍。我希望长大后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为家乡、为母校争光。”9月12日上午,道孚中学初二九班的学生次仁罗布见到记者时激动地说。

随后,记者与次仁罗布一同走进初二九班的教室,由于是课间休息,多数学生都到操场休息放松了,在教室比较靠后的角落里,几个同学围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次仁罗布告诉记者,那是班级里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趁着课间休息向其它同学请教问题。“爸爸妈妈送我上学不容易,我要是再不努力就对不起他们,现在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老师天天给我们讲要学会感恩,我觉得我努力学习就是感恩,都说笨鸟先飞,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能成功的。”扎西降措给了记者一个坚定的眼神后,继续向同学请教问题。

始建于1969年12月的道孚中学,在今年2月搬迁到了新校区。新校区占地147亩、建筑面积4801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多功能厅、智慧中心大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学校现有教学班级28个,其中,网络教学班6个、藏文班16个、普通班6个,在校学生1400余人。“学校能从最初破难的校舍发展到今天的高楼林立,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对教育地重视和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教育学生‘吃水不忘挖井人’,要心存感恩。感恩不是说非要做出什么成绩,不说说别人给你多大帮助你就汇报多少,而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别人的帮助,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影响感染身边的人,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学校负责人廖英勇说。

据了解,为了让感恩之风盛行于校园,道孚中学将把体育场旁的场地打造为感恩广场,让全校师生时刻铭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恩情。“如果没有十五年免费教育、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政策,我可能早就嫁人了。”记者与新龙县拉日马镇多吉志玛连线时,她无奈地说。多吉志玛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很多次她都想放弃学业,在老师的帮助下,她了解了很多助学政策,这些政策让她顺利读完了高中。今年9月份,她又在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帮助下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希望毕业后能成为一名教师,这样我就可以为家乡的教育作贡献,也算是我对各类政策帮扶的感恩吧。”她说。

据州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截至今年7月,我州围绕脱贫攻坚,实施州本级资助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为2016年秋季新考入高校的787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因病、因灾致贫的特殊困难家庭大学生发放一次性资助金共计195.45万元。同时,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4692名,发放助学金共计505.84万元;实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为113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在校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共计89.75万元。此外,我州还围绕就学有保障,为13395名州内在校高中生免除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落实省级“两免”补助资金1100万元、州级补助资金949.536万元;实施免费中职教育政策,为4588名州内中职在校生免除学费,落实中职免学费补助资金822.41万元;资助中职一、二年级学生2878名,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332.28万元。

“过去,我们总是为了让适龄儿童能来校园接受教育而费尽心思,现在不一样了,老百姓的观念发生了转变,都争着送孩子来读书。” 9月13日下午,当记者走进理塘县第四全完小学时,校长洛绒简单的介绍着学校的情况。他还说:“百姓观念的大转变,源于政府各项教育帮扶政策的落实,也源于广东等地的对口支援让学校软硬件设施有了大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毕业率、就业率也相应得到提高,老百姓就会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学校。”

“学生人数的增加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政府一系列保障教师基本生活的政策更是让教师没了后顾之忧,教育信息化的运用在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同时保障了教学质量。能有今天这么美好的生活,作为甘孜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很知足,未来我会恪尽职守,更加努力地教好学生,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理塘县第四全完小学的余老师说。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教师教学无后顾之忧,我州落实了相应的政策。其中,包括大力实施康巴百万英才工程,从2010年起,兑现一线教师终身从教龄满30周年退休一次性奖励5万元;切实推进名师、名校、名校长培育工程,大力培养、引入一大批教育界高、中端人才,制定优秀校长、骨干教师激励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落实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奖励性补贴,对聘期内国家级、省级、州级优秀及骨干教师分别给予每人每月800元、500元、300元的奖励性补贴,自2013年以来,每年发放骨干教师津补贴经费489万元。同时,州政府每年划拨200万元资金对聘任副高专业技术职称及以上的教师实行津贴补助。

此外,还实施了乡村教师工作津补贴机制,紧紧抓住第二轮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及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工程机遇,大力实施教师周转房建设,并按照“公平、公正、多劳多酬”原则,确保了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及时足额兑现。

家长表深情

“很感谢村幼儿园的建立,我的两个孩子都送到了幼儿园,如果村上没有幼儿园,孩子上学就需要到镇上去,我们家离镇上很远,肯定要在镇上租房子照顾孩子,这样花销又大,又不能打工挣钱,现在方便了很多,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也不耽搁我们自己干活。”记者来到九龙县烟袋镇白岩子村采访时,学生家长马雪康高兴地说。

“现在的政策太好了,娃娃在家门口就能读幼儿园,从家里把娃娃送到学校只要6分钟,太方便了,我们小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幼儿园,就算读小学也是离家远,有的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谈到女儿卓玛的学校,理塘县甲洼镇村民曲姆很是羡慕。据了解,卓玛所在的学校叫“东珠下一村村级幼儿园”,于2017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共有26名学生。曲姆还说:“在各种惠民政策的温暖之下,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我觉得我们对国家对党要有感恩之心。”

“我们家里条件不好,我本打算让孩子在家里帮忙干活,幸好乡里的干部来劝我,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还告诉我,现在国家的政策很好,孩子读书不需要花钱。现在,我家的孩子在学校读书,学习成绩也不错,我真的很高兴,也很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石渠县洛须镇中学达瓦她姆的父亲告诉记者。

“在学校,妹妹不仅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还学到了藏族传统手工艺,真的太好了,感谢学校这么用心。”德格县城关第二完全小学六年级学生阿益巴珍的哥哥说。据了解,在阿益巴珍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开设了体验课,每周二下午的最后一节,学生就在学校膳食体验中心学习做传统藏族食物。

15年免费教育、村级幼儿园的建立、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等不仅圆了我州广大学子的就学梦,更是弥补了广大家长因经济原因不能让孩子入学的遗憾;教育信息化、教师待遇落实等更是在保障了我州广大教师的基本生活的同时坚定了他们从教的信心。“感谢”二字虽简单,却是教师、学生与家长内心深处最想说的话,道不尽的感谢犹如高原盛开的格桑花,开在每个人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