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成功

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成功

发布时间:2018-11-02 来源:四川新闻网 责编:丁真尼玛

发射塔

点火

升空

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七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0次飞行。

截至记者发稿时,卫星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十六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适时提供服务。根据计划,年底前还将发射两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

另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介绍,在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即将建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之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十三届大会将于2018年11月5日在西安开幕。这是我国自2012年成功举办ICG第七届大会之后,再度举办该项国际导航领域盛会。

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历程

第九次

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发射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七颗组网卫星

第八次

2018年10月15日12时23分,北斗三号第十五、十六颗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

第七次

2018年9月19日22时07分,北斗三号第十三、十四颗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

第六次

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北斗三号第十一、十二颗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

第五次

2018年7月29日9时48分,北斗三号第九、十颗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

第四次

2018年3月30日1时56分,北斗三号第七、八颗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

第三次

2018年2月12日13时03分,北斗三号第五、六颗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

第二次

2018年1月12日7时18分,北斗三号第三、四颗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

第一次

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

大家观点

  从二号到三号,北斗系统取得哪些进步?

  ——专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

  11月1日,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17颗组网卫星。从2000年北斗一号系统首颗卫星升空开始,18年间我国已发射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41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些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取得哪些进步?记者就此专访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

  记者:此次发射的卫星有哪些特点?杨长风:该卫星除提供基本导航服务(RNSS)外,还将提供短报文服务(RDSS),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RDSS服务基础上,容量提升10倍,用户机发射功率降低10倍,能力大幅提升。同时,还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SBAS),将按照国际民航标准,提供更高精度的导航服务。

  卫星发射成功后,将进行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16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适时提供服务。根据计划,年底前还将发射两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建成基本系统,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记者:从二号到三号,北斗系统建设取得了哪些进步?

  杨长风:事实上,北斗二号系统性能一直稳中有升。2012年底北斗二号系统正式为亚太地区提供区域服务,经过多年来的连续稳定运行,定位精度已经由10米提升至6米。我们还增加了4颗备份卫星,3颗已发射入轨,还建设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形成全国“一张网”,可提供实时厘米级高精度服务。

  北斗三号系统则要对标世界一流。增加了星间链路、全球搜索救援等新功能和播发性能更优的导航信号。其中,星载原子钟天稳定度达E-15量级,定位精度达2.5至5米,较北斗二号提升1至2倍。

  记者:北斗系统怎样在应用和产业化方面发力?

  杨长风:总体来说,北斗系统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在国家安全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比如国产的北斗芯片,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最低单片价格仅6元人民币,目前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机天线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和90%。

  在我们身边,北斗系统也触手可及。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都支持北斗,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北斗已成为标配。共享单车也配装北斗实现精细管理。在北京,33500辆出租车、21000辆公交车安装了北斗。

  四川元素

  走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背后的四川身影,他们说——每次发射任务都是全新的挑战

  11月1日上午,北斗三号第9次全球组网发射任务在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观测站内,一场“战前双想会”正在紧张进行中。“仔细回想每一次发射任务既定的流程和规范,预想这次任务可能产生的各类紧急情况,反复推敲预案,确保万无一失。”大战在即,副站长李东眉头紧锁。

  李东是四川安岳人,毕业后到站工作,如今已是15个年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像李东这样扎根于此的四川人还有很多。记者走近北斗系统背后的这些四川人身影,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他们的理念 小心小心再小心,才能确保完成任务

  发射卫星,观测站的工作是啥?李东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观测站相当于发射中心的一双“顺风耳”,“接听火箭发射后传回的信号,通过处理后传送给各分系统,用于实时或者事后进行分析,判断火箭运行是否正常。”为此,观测站配有雷达、遥测设备、光学设备,还有1台全中心精度最高的干涉仪。

  责任重大,担子自然不轻。上周,因为硬件不适配导致遥测设备故障,李东带队连续加了3天班。“这不算什么,曾经有连续21天加班排故障,几乎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刚刚的双想会上我们还在反复讨论,火箭升空后什么时候取消雷达信号衰减,恢复功率强度。”李东说,每次发射任务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只有小心小心再小心,才能确保完成任务。”

  小心仔细,也是泸州人何雷常常念叨的两个词。作为西昌发测站的测量系统主控微机操作手,这两天何雷一遍遍重复着各项发射前的检查工作。“有一次临射前发射机出了故障,我们判断是传感器故障。而一个传感器有七八个环节,每一个都要逐一排查。我们不眠不休花了两天时间才定位到出问题的传感器,最终排除隐患。”何雷感叹,发射任务压力大责任重,“不能靠经验,必须按流程和制度,一遍又一遍检查每个环节、每个数据。”

  和李东、何雷相比,周英勇的工作相对“低调”。周英勇来自绵竹,负责发射场区的日常维护及发射塔架的射后恢复保养。周英勇有个“绝活”,只要站上塔架或者包裹火箭的弧圈,仅凭钢架轻微的抖动,就能大致推断出哪里有裂缝或松动。“我18岁来到发射中心,偶然接触到焊接,就下决心学了起来。”周英勇说,自己通过下载资料学习画图设计,从最初焊接放哨的小岗亭、车库顶棚,一直成长到可以从事发射塔塔架、燃料输送管道等核心部位的焊接。

  他们的追求 一代一代又一代,把“航天梦”传承下去

  这次发射之前,在过去一年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经执行北斗三号发射任务8次,将16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发射频次越发密集,压力也越来越大。“我还年轻,不觉得累,只是我们的工作确实有点‘费脑壳’。”30岁的南充小伙何龙笑着说。

  玩笑背后,是数年如一日的付出。作为本次任务发控台岗位操作手,何龙负责地面测试状态检查及点火发射工作。“今年以来就回了两次家,但父母都很理解我。只是老婆一个人怀孕在家,有时确实有些愧疚。”说着说着,何龙不由低下了头。

  “当时为啥选择扎根到山沟里来?”记者赶忙转换话题。“‘神五’发射时还在读书,当时觉得特别自豪,就立志要当一个航天人。”何龙又打开了话匣子,“大学毕业后我主动申请到发射一线,就是要学有所用。”

  因为有梦,所以扎根。李东还记得,刚来观测站工作的时候条件简陋,电脑编译一个程序要10多分钟,火箭升空后的数据也要靠人工判读。“这座山叫袁家山,1976年观测站就在此建站。一辈又一辈人扎根在此,默默奉献,这就是‘袁家山’精神。”言语间,李东满是自豪。

  传承正在继续。“现在咱们航天事业进步越来越大,到站的研究生、博士越来越多,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欣慰。”李东介绍,观测站为每个新到站员工制定了初中高三级培养计划,光是初级培养计划就有200个学时,还安排导师每周制定学习计划。

  采访快结束时,周英勇指了指远处一个岗亭,“你看,那就是我焊接的,现在交给徒弟打磨抛光。”周英勇说,希望把自己的手艺都传给年轻人,让更多的人都来助力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北斗卫星全部从四川“起飞”

  西昌成为“北斗港” 因有“独门秘笈”

  随着本次发射成功,目前已经发射的41颗北斗卫星,全是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的。北斗对西昌的这份“情有独钟”,也成为一段行业佳话。

  西昌为何成为“北斗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体技术部工程师韦中伟就此进行了解读:那是因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一项独有的本领——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只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

  “北斗卫星的导航星座,由中圆轨道卫星、倾斜地球轨道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这些轨道都属于中高轨道。”韦中伟说,中高轨道意味着轨道距离远,需要的燃料也多。“长征三号甲可装的燃料就多,而要想最省燃料,理论上最佳地点是在赤道上发射。”

  目前,中高轨道卫星只能由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发射,而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又只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加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为我国较低纬度的发射场,发射效费比高。所以北斗对西昌情有独钟,也就不足为奇了,西昌也成为闻名世界的‘北斗港’。”韦中伟说。

本报记者和张润红(右)合影。

  焦点人物

  我国首位发射阵地女性“01”指挥员张润红

  在逐梦之路上书写传奇

  说话中气十足,用语都很简短,性格开朗自信;个子小小的,总是一身灰色的防静电工装;一头浓密短发,脸上时刻挂着笑容,时不时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我确实很喜欢看网络小说,哈哈哈。”这比西昌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声,来自本次卫星发射阵地“01”指挥员张润红。

  作为我国首位发射阵地女性“01”指挥员,10月31日下午,张润红接受了记者采访。

  时间倒回到9个月前。今年春节前夕,张润红坚定地向上级表达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成为我国首位发射阵地女性“01”指挥员。此时的她,已经是发射场技术阵地指挥员兼发射阵地前端负责人。这个梦想虽大,但并非遥不可及。

  张润红清晰地记得当初梦想种子种下的时刻。“来到中心后,每次执行任务我都会向着发射阵地‘01’指挥员的座位多看上两眼。我觉得喊出5、4、3、2、1,然后下达点火口令的瞬间,真的是太酷了。”张润红说,那个时候,自己心底就有一个声音响起:“有一天,我一定会坐到那里。”

  要有梦想,更要有向着梦想不断前行的勇气和行动。张润红开始了发射阵地“01”指挥员岗位相关知识的学习,向着梦想做最后的冲刺。从2006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作为一线女科技干部代表,张润红历任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技术阵地“01”指挥员等职。终于,今年9月的一天,凭借工作中的优秀表现,她收到了担任本次卫星发射阵地“01”指挥员的任命。

  其实在此之前,张润红曾担任的发射场技术阵地指挥员、发射阵地前端负责人等岗位,在她之前都不曾有女性担任。张润红的逐梦之路,也是一段书写传奇的突破之路。

  “和之前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我知道消息后很快冷静下来,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圆满完成任务。”张润红一边说,一边从公文包中掏出了一叠纸,纸上写满了作为发射阵地“01”指挥员需要用到的各种口令。这是当天早上6点张润红起床后手写的,“虽然已经烂熟于心了,但还是想再写一遍,做到万无一失。”张润红说。

  张润红说,人生就是不断地战胜自己,未来一定还有更大的挑战、更新的梦想在等待着自己,“来到中心后我已经干过10多个岗位了,现在我依然感觉干劲儿十足,想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此时的张润红,仿佛已经站上了新的起跑线。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吴浩 伍力 采写 本版图片由 梁珂岩 本报记者 吴浩 伍力 摄 本报制图 朱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