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民族语言文字事业有这些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民族语言文字事业有这些变化

发布时间:2018-12-17 来源:藏地阳光网 责编:丁真尼玛


藏族读者在书店购买藏文读物

藏地阳光记者 根秋多吉 文/图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来四川民族地发生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民语事业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民语工作机构不断完善

“我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建立了西南民族学院、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四川省民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机构。当时,这4个机构的工作,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全省的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后来的双语教育和人才培养、民语报刊广电媒体等等,都是在当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四川省民宗委副主任刘文芝说。

50年代的西南民族学院

1981年四川省藏学的开学典礼


四川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各级各类院校。既有以西南民大、西昌学院等为代表的大专院校,也有以藏文学校、彝文学校为代表的中等职业学校,更有民族自治地方实施双语教学的千余所中小学,构成了完整的民语教育和科研体系,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一批又一批双语人才,成为我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坚固基石。二是各类民族语言文字载体(媒体)。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从广电报刊等传统媒体到网络公众号等各种新兴媒体、从电视台等国有企事业单位到印刷厂等个私企业(公司),我省各种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尤其是彝族、藏族语言文字的机构不断产生,民语宣传阵地日益扩大。四川广播电视台下属的民族广播(民族频率)、康巴卫视(四川省广播影视少数民族语言译制播出中心),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旗下的四川民族出版社、藏地阳光全媒体中心,三州的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是我省宣传文化战线上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机构和主要阵地。成立于2015年的藏地阳光全媒体中心,是全国藏区首家藏汉双语全媒体中心,现有三刊两网三个新媒体平台;乐山市政府和科大讯飞公司于去年底组建的彝语智能语音研究院,将努力寻求在彝语语音合成、语音识别、手写识别、机器翻译上实现重大突破——这些民族语言文字新载体正以不同于传统机构的所有制体制、业态形式呈现并服务于社会,丰富着我们的语言文字生活。三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从省级层面讲,除民族工作部门(包括人大、政协民宗委)外,教育厅(省语委)、经济和信息化厅、文化和旅游厅、广播电视局,甚至公检法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有管理、服务、监督民族语言文字正确使用的职责。凉山州是全省各市州唯一单独设立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凉山州的语言文字工作不仅在民族地区,而且在全省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就我省而言,由政府主导,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民族语言文字事业的工作机制正日臻完善。

民语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事业蒸蒸日上,相关机构、载体蓬勃发展,双语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现在的西南民大新校区


四川省藏学成立30年庆祝活动


刘文芝介绍:我省民语工作队伍主要由4个方面的人员构成。一是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这是我省民语人才最为集中之地。目前我省实行双语教育的中小学校有1056所,教师10970人。省内西南民族大学、西昌学院、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学院等4所高校加上建在民族自治地方的省藏文学校等23所中职学校,共有300余名双语教师,其中许多教授、副教授更是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有的甚至享受国务院津贴。二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党政部门,也是民语人才的聚集之地。多年来,党和国家培养的双语人才相当部分汇聚在此。虽然此类人员数量难以统计,但从乡村基层到州县机关(包括公检法),甚至部分省级部门,都能看到双语干部勤奋工作的身影。三是各级民族语言文字相关机构,也聚集了为数不小的双语人才。如: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彝文室、四川省民族研究所、 四川党建期刊集团下属的四川民族出版社和藏地阳光全媒体中心、四川广播电视台下属的民族广播和康巴卫视、四川省凉山彝文教材编译室、阿坝州藏文编译局、甘孜州藏学研究所(藏文编译中心),还有民族自治地方的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以及民族地区文化艺术甚至医疗卫生等公办事业单位等。全省民族语文翻译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一直设在省民族宗教委,已累计评出译审、副译审140余人,一批高素质的翻译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全省民族语文翻译工作骨干。四是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各界、各领域,也有一定数量的双语人才。各种各类企业、厂矿、非公有经济组织、寺院等,都有不少人员从事着双语工作,一些活佛、堪布、经师,甚至还能用双语著书立说。虽然这类人员难以统计,但他们在社会语言文字生活中的作用却不可小看。

民语工作成果不断呈现

刘文芝向记者例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语工作六个方面成就。一是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为依法开展民族语文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9月1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藏语言文字条例》正式实施,至此,全省民族自治地方除木里、北川两个自治县外,都制定颁发了地方民族语言文字条例。二是全省民汉“双语”教学体系已经形成,尤其是去年5月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双语教育持续协调发展的通知》,标志着这一体系更加健全。三是规范彝文的推广,彝藏新词术语的审定使用,计算机输入及翻译软件的研制开发,显示了我省在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中不断迈出的新步伐。四是“两会”翻译的有效保障,民汉双语社会用字(语)领域不断扩展,双语账本发票、交通语音播报的开发使用,双语店招店牌的日益规范,社区、医院双语自愿者的热情服务,对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的语言培训,不断营造出和谐语言生活的良好氛围,也是我省民族语言文字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的展现。五是大量民语典籍、工具书、文化艺术和影视音像作品的出版,以及各种民汉双语宣传品的制作发送,呈现出我省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丰富业绩和累累硕果。六是康巴卫视举办的藏汉双语大会、省民语办和凉山州语委举办的全省彝汉双语演讲比赛等大型活动,成为创新和拓展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有效抓手,扩大和提升了民汉双语工作的影响和水平。

德格县宗教局工作人员正在给群众发发放藏文刊物

刘文芝最后说:习总书记来川视察时的讲话是我们今后做好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针。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胸怀菩萨心肠,发扬工匠精神,使出绣花功夫,撸起袖子加油干,使四川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