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歌舞升平——康巴藏戏

雪域高原上歌舞升平——康巴藏戏

发布时间:2019-06-13 来源:甘孜新闻网 责编:顿珠曲珍

康区的巴塘、理塘、甘孜、道孚、康定木雅等五个藏戏流派,总的都属于从西藏传入的蓝面具藏戏。但传入以后,其中像巴塘藏戏、甘孜藏戏、道孚藏戏,虽传入较早,因战乱或其他原因,大都时演时辍,甚至几次衰落几次恢复,多在20世纪早期或中期,方才初具规模或形成定制。同时,藏戏传入康区后逐渐与当地的康巴歌舞、说唱、曲艺等传统民间艺术相结合;在音乐、唱腔上,受方言语音、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方面的影响,风格上已和西藏藏戏有了一定差异,形成了康巴藏戏的独有风格。

1.巴塘藏戏:藏语叫“江嘎冉”,源于西藏蓝面具剧种中的“江嘎冉”派

清顺治十年(1653年),西藏五世达赖派德莫诸古到巴塘仿照拉萨哲蚌寺洛色林修建丁宁寺大殿。大殿落成举行开光典礼时,在丁宁寺十四世纳卡活佛庚呷洛绒曲珠从西藏请来的藏戏大师群觉纳指点下,寺僧表演了《江嘎冉》、《扎西雪巴》、《诺桑法王》等藏戏剧目。之后,每年“央勒节”期间,剧团均上演藏戏。1905年,改土归流期间停演。宣统末年,巴塘上磨房沟阿磋等人筹集资金,恢复演出。1921年,丁宁寺活佛昂旺洛桑登碧真美青绕次烈嘉措从西藏返巴塘,从巴塘仕绅手中接管藏戏团,由雄萨本扎两洛布、宗哥本银扎甲错、甲日本朗吉等相继改编传统剧目《卓瓦桑姆》、《诺桑法王》、《志美更登》、《文成公主》、《顿月顿珠》、《朗萨姑娘》、《白马文巴》等,在继承“江嘎冉”派特点的基础上,又融入本地“羌姆”和地方舞蹈、民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塘藏戏。巴塘藏戏是甘孜州藏戏各流派中,演出剧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藏戏流派,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巴塘藏戏是一枝灿烂的民族艺术之花。1950年11月17日,西康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康定成立时,巴塘藏戏应邀进行了专场演出,受到各界好评。1958年,巴塘藏戏代表四川省到昆明参加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所演出的舞台剧《郎莎姑娘》受到文化部的赞扬,主持汇演的夏衍亲自接见了巴塘藏戏代表团的全体演员,并授予巴塘藏戏“雪山上的红牡丹”的光荣称号,还提议将“巴塘江嘎冉”改为“巴塘藏戏团”。1964年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优秀节目演出活动中,现代剧目《秋收时节》获得好评,开创了藏戏现代剧目创作的新路。“文革”期间巴塘藏戏演出活动停止。1979年,该剧团恢复,并参加当年“央勒节”的演出。1981年4月四川省暨甘孜州藏戏调演在巴塘举行,该团改编上演了《诺桑法王》、《志美更登》等剧目。

2.理塘藏戏:源于西藏蓝面具剧种中的“觉木隆”派,于1940年传入康区

藏历铁龙年(1940年)5月,理塘寺仁增多吉、索朗、向秋在寺内组织20多名僧人排练并演出《卓瓦桑姆》、《诺桑法王》,理塘香根喇嘛洛绒登增·赤乃嘉措亲临理塘寺(长青春科尔寺)附近的东呷坝(七世达赖噶桑嘉措降生地),为理塘藏戏团的创立、演出举行庆祝仪式。自此,每年藏历五月十一“日皎节”起演出藏戏六天,成为传统。1941年理塘寺香根活佛去西藏拉萨期间,学习了觉木隆派藏戏。1946年回理塘,在达彰寺亦组织了一个藏戏团,按觉木隆派风格排演《朗萨姑娘》、《志美更登》、《卓瓦桑姆》等传统剧目。1947年理塘寺、达彰寺两个剧团合并。建国后,演出活动正常进行。1958年至“文革”期间停演。1979年,在省、州、县的支持和关怀下,该县高城公社藏戏团成立,并于“八一”赛马会期间演出。戏师冷珠阿昂把《卓瓦桑姆》改编浓缩,搬上舞台。1985年冷珠阿昂根据民间故事改编了《舍岭杰布他巴顿》。理塘藏戏在音乐和表演方面既继承了觉木隆派的长处,同时又融入本地民歌和民间舞蹈,在表演程式上也作了较大改进,成为康巴藏戏的一个重要流派。

3.康定木雅藏戏:源于西藏蓝面具剧种中的“江嘎冉”派

据《甘孜州藏戏志》记载,在20世纪以前,西藏白、蓝面具两种藏戏早就传到了康定县木雅地区。1904年木雅居里寺一世活佛格桑云登48岁时,居里寺已有藏戏班子,规定藏历正月十六日演白面具藏戏扎西雪巴戏班的开场仪式戏《扎西雪巴》,还有蓝面具藏戏江嘎冉戏班的开场仪式戏《江嘎冉》。然后在十七日、十八日演出许多正戏,它们均是西藏藏戏的传统剧目。

1909年,居里一世格桑云登去道孚县惠远寺会见新任堪布昂旺洛桑。格桑云登向他请教、学习,带回了巴塘已有所发展的江嘎冉藏戏唱腔方法,运用木雅语和木雅山歌音调,创编二十多套唱腔。格桑云登出身乾宁贫苦牧民家,对于民间歌舞,多能演唱,习经以后,博学多才,居里寺藏戏团所演的剧目,均由他据文学故事,亲自编创剧本、教授唱腔、表演身段、司敲鼓钹。自此时起,木雅居里寺藏戏,虽有巴塘江嘎冉派藏戏的一些特点,但经格桑云登发展,大量融入本地民间歌舞,已形成不同于其他藏戏的特有风格。格桑云登编演的剧本,除全部的传统“八大藏戏”以外,还根据民间故事编创了《国王冉玛拉》。居里二世法海喇嘛除编演戏班原有剧目外,还编创了《和气四瑞》、《六长寿》、《蒙人驭虎》,以及改编的《郑宛达瓦》等新剧目。1954年康定农历四月八日转山会上,居里寺戏班演了《诺桑法王》和《朗萨姑娘》(即《朗萨雯蚌》)。“文革”中被迫停演。

1979年营官区瓦泽乡恢复组织了戏班,由法海喇嘛回忆编写了剧本,演出《卓瓦桑姆》、《诺桑法王》和《志美更登》。1980年开始培养了一批年轻演员,并由县文化馆干部程圣民根据其收集的藏族民间故事编创了《琼达和布秋》,与老演员共同编导,男女演员分别扮饰角色,掺入木雅锅庄、弦子,道白全用木雅语,演出分场次,加上适当布景,注重室内舞台效果,在巴塘举行的省州藏戏调演会上演出获得成功。1984年又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创了《尼玛和达瓦》,1985年又与法海喇嘛合作,根据传记编创了历史传说剧目《唐东杰布》,对继承发扬木雅藏戏特色作了实验性的排练演出。

从居里寺一世活佛格桑云登在传统藏戏基础上,根据木雅语言特点,大量融入本地民间歌舞,改编藏戏起,经历代戏师、编导、艺人在音乐、唱腔、表演等方面不断发展,特别是现在木雅藏戏团在演出《琼达和布秋》时,在配乐方面加入了二胡、笛子、大提琴、大号(莽筒)、唢呐、胫骨号这些乐器以烘托气氛,刻画场景,加之道白、韵白使用木雅语,已形成了木雅藏戏流派。它具木雅风格,表现了木雅特色,是木雅文化在戏曲中的显扬。至今,木雅藏戏已有《卓瓦桑姆》、《苏吉尼玛》、《琼达和布穷》、《文成公主》、《志美更登》等十几个剧本。

4.道孚藏戏:源于西藏蓝面具剧种中的“江嘎冉”派

1734年,道孚县惠远寺建成,七世达赖移住该寺,寺庙曾组织僧众排演《江嘎冉》、《志美更登》、《文成公主》等剧目。1752年,由于地震,寺庙损失严重,藏戏停演。1909年,原巴塘丁宁寺活佛纳卡派往惠远寺任堪布,再倡藏戏,亲自教授《志美更登》、《诺桑法王》等剧目。所以,道孚藏戏吸收了巴塘藏戏的部分特点。1959年至“文革”期间停演。1979年底,道孚协德乡群众主动捐款筹资,成立业余藏戏团,排练《志美更登》、《卓瓦桑姆》,并在节日期间上演。1985年,该乡民办教师在学生中选出男女演员,组成业余藏戏团,排演出《江嘎冉》、《扎西雪巴》、《志美更登》等剧目。

道孚藏戏,时起时辍,繁衍至今,已无“江嘎冉”派痕迹,经历代戏师取舍,吸收了康巴地区的山歌、舞蹈、锅庄和跳神音调,融入本地民族音乐及跳神舞步。与西藏的藏戏已有很大区别,形成了道孚藏戏的独有风格。

5.甘孜藏戏:源于西藏蓝面具剧种中的“迥巴”派

1780年以前甘孜县甘孜寺、白利寺、大金寺等寺庙已有藏戏演出。藏历铁鼠年(1780年),甘孜寺僧人呷洛勒巴去西藏日喀则呷登寺学习了“迥巴”派藏戏,带回剧本、“嘎尔”(祭祀舞)的乐谱及面具工艺,并把所学藏戏艺术传授给该寺阿巴扎仓剧团。次年剧团活动停止。直至1796年,由三世朗扎活佛向巴克珠再创剧团。藏历水猴年(1932年),日嘉喇嘛接管了剧团,并表演了藏戏剧目《郎萨姑娘》,从此,藏戏在甘孜得到了发展。1947年该寺泽日喇嘛在泽尼扎仓又创建一个剧团。该寺安巴扎仓剧团曾演出过《顿月顿珠》、《苏吉尼玛》、《白马文巴》、《卓瓦桑姆》、《夏志恩》、《志美更登》、《文成公主》等剧目。1953年,甘孜县举行了西康藏族自治区民族文体演出,甘孜县首次组团进行了藏戏表演。1964年为配合“四清”运动,由刘维刚、赵然、益西降错创编了现代剧目《优西玛》,并参加四川省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文革”期间,剧团停止活动。1981年,甘孜县相继成立城南乡与绒坝岔合办的业余藏戏团,城北乡业余藏戏团,拖坝乡业余藏戏团,卡攻乡业余藏戏团,南多乡俄南业余藏戏团,扎科乡业余藏戏团,朱倭乡叶藻业余藏戏团。1983年,甘孜县先后吸收各业余藏戏团部分演职员,成立了县业余藏戏团。县藏戏团除继承西藏“迥巴”派风格外,1983年起开始把《顿月顿珠》、《志美更登》、《卓瓦桑姆》等八大传统藏戏改编成舞台戏。改编后的藏戏在唱腔舞蹈方面吸收了当地山歌、踢踏、弦子的风格,按人物角色设计唱腔并配上了一些情绪音乐和软硬戏剧布景。1984年由杨明清、郭昌平根据格达活佛的事迹,创编了新剧目《佛海赤子》。

甘孜藏戏初创阶段基本保持“迥巴派”传统剧目,使用唱腔程式、舞步亦为“迥巴派”唱腔程式、舞步。两百多年后,历经甘孜历代民间艺人不断丰富和完善,减少了传统藏戏表演上固有的呆板规范,吸收了本地文化艺术特色,融入甘孜当地踢踏舞的舞蹈和音乐,形成了富有独特地方风格的甘孜藏戏。

甘孜藏戏在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甘孜,每逢佳庆节日藏戏都是必演的节目之一。甘孜藏戏除在本县的演出外,还多次参加省内外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