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丹巴高碉的神秘面纱

撩开丹巴高碉的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19-07-08 来源:中国西藏杂志 责编:顿珠曲珍




2000年1月1号法国SPOT卫星从地球上拍下了一张神奇的卫星照片,五条山脉和五条江河以三百六十度的辐射状,围绕形成一个仿佛正在飞速旋转着的巨大的绿色旋涡。这独特的地质构造立即吸引了专家们的注意,这张照片也上了一家著名杂志的封面。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除了奇特的地质构造外,这里还有另外一个让人叫绝的奇迹--高碉,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绿色旋涡的凝结之地"绒米章谷"(藏语:群山之头相聚的地方),一起去探寻这个秘境中的秘境"千碉之国"--丹巴。

我发现了"新大陆"

在甘孜州丹巴县城北面,有一座被藏族人民称作东方神山的墨尔多山,其山势南北走向,余脉延伸至阿坝州腹地,在它的西面是大金川,东面是小金川,大小金川在丹巴城边汇合,旁边便是举世闻名的大渡河,历史上人们习惯地把这一带统称为金川地区。

上世纪初的一个秋天,丹巴天主教堂神父--法国人舍廉艾,刚上任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大渡河源头的丹巴城边,当他望见对岸藏寨里耸入云际的林立高碉时不禁失声惊叹,并狂挥双手对着身后的爱犬大喊:我发现了"新大陆"。不久在法国里昂举行的影展上,舍廉艾寄去的丹巴高碉和丹巴天然石英壁画的照片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这一东方奇景。

40年代,就在同一个地方,著名藏学专家任乃强先生望着对岸千年古碉群落陷入了沉思,他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中写道:"在一山弯的斜坡上,依山临水,外人不易至。隔江望去,有数十高碉参天,恰似上海浦东工厂之烟突林,为金川地一大奇观,其似烟突之高碉,皆十层左右之守望碉,亦乱石块所砌,多已废败。此区在隋唐时称'嘉良夷',疑其碉群即嘉良故都,历史衰败耳。"

高碉--古代战争铸造的辉煌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对丹巴高碉的记载,《北史.附国》中曰:"附国近川谷,傍山险,俗好复仇,故磊石为巢,以备其患,其巢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每级以木隔之,其方四步,巢上方二三步。状似浮图。"这段文字对高碉从形状到用途作了详尽描绘,可见当时高碉就已形成规模,并且一开始便是战居两用的建造物。它们形式多样,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十三角,以四角碉为主。角如刀锋,端正笔直,墙体光滑,墙壁厚实牢固。 现存古碉大约建造于250年前至1000多年前不等,虽然年代久远,历经战争和风雨剥蚀、地震考验,它们仍然凌空屹立,有的虽已倾斜却不倒塌,其建筑工艺堪称精湛。相传乾隆年间清军曾发动过一次大规模讨伐金川的战争,当时是乾隆三十八年,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金川河谷风声萧瑟,清军木果木大营中阒无声息,挂在桅杆上的灯笼发出苍白的光在风中晃来晃去,碉战,一场最难打的战争,几乎耗尽了兵士们所有的元气。而当地人依靠高碉,以逸待劳,攻守有据。清军处处遭受袭击,又兼水土不服,许多人生病,士无战心,锐气衰尽,这时已完全处于昏睡之中。突然一阵呐喊, 躲在高碉中的当地人一夜之间聚零为整,突袭清军,一时间杀声震天,火光遍地,懵懵懂懂的清军士兵,如遭晴天霹雳,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少数当地人竟将两万清军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战清军死亡数千,伤者不计其数,清军统帅定边将军温福也被杀于乱军之中,消息传到京城,乾隆皇帝龙颜大震。

如今这些古碉早已浑身布满苍苔,枝蔓藤延,野树丛生,成了飞鸟和狐鼠的栖息之所。但想想过去一个村寨就是一个古碉群落,一座座拔地擎天,巍巍然挺立天地间,高的达四五十米,矮的也有一二十米。这阵仗,这气势,似乎依然能够让你想见那烽烟遍地,杀声震天的古战场。

没有高碉就没有媳妇

你可别以为高碉只是为战时防御所建,它还是当地居民一种特殊文化的表现形式。据传,过去在金川无论谁家生了男孩,都要修筑高碉,与此同时还要打炼一砣毛铁埋在土里,孩子每长一岁高碉就修筑一层,毛铁也要被掏出打炼一番,孩子长到18岁时,高碉修到18层,毛铁也已炼制成钢刀,这时便要给男孩举行成人仪式,并把钢刀赐与男孩。后来高碉的有无和大小还曾一度成为家族根基的体现,据说当时没有高碉的人家,儿子是娶不到媳妇的。如今,这些奇特的风俗已经成为历史长流中一朵美丽的浪花,剩下那些见证金川历史的高碉依然顽强的挺立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诱使后人前去揭开这秘境谜一般的面纱。

高碉具体起源于何年何代?是什么人的杰作?传说里虚无缭绕,史书中更是记载寥寥。目前大概有这么几种说法:

"西夏余部迁移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1227年西夏王国为蒙古所灭后,一部分劫后余生的西夏人沿金川河南逃至丹巴一带,并最后在康定木雅一代定居。据传西夏人很喜欢八角形建筑,而高碉中正好也有八角碉,由此他们猜想高碉文化有可能是西夏人带来的。

"吐蕃东扩说":这是因为唐朝时吐蕃曾向东扩展,并一度控制嘉绒地区,据此一部分人就认为高碉文化也许是受吐蕃文化影响而产生的。

更多的人则相信远在这以前许多年,高碉在大小金川丹巴一带就已形成规模。他们认为史书中所称附国、虎国、嘉良王国,西山八国,基本上是大小金川及大渡河流域一带的嘉绒地区,藏学专家任乃强先生甚至断定丹巴城附近的高碉群就是隋代古"嘉良夷"故都遗址。

这些猜测推证似乎都有道理,但好像又都不确凿,这便是丹巴高碉的魅力所在--我们感觉离它很近,但又看不清它!

高碉从地平线上升起

1982年,一篇以古碉和古碉下的民情风俗为题材的散文《古堡下的情歌》的发表, 让时逾千年,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丹巴古碉从地平线上渐渐升起。摄影、考察、观光者纷至沓来。1998年4月,由国家旅游局、四川省旅游局、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成都晚报等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组成的"康巴风情采访团"围绕以墨尔多山为中心的丹巴立体自然生态风光和神秘的古碉群进行了特别报道;另外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和其他新闻媒体还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向国内外观众较具体地介绍了丹巴风光。1999年,四川电视艺术制作中心在其百集"小城故事"中又摄制了以反映丹巴高碉为主体的《神山下的古城--丹巴》。从此,反映丹巴高碉和丹巴民情风俗的文章、图片、电视、音乐在国内外陆续发表、播出。

与此同时,这块被称作"天然地学博物馆"的地方,也吸引了众多的中外科学家,围绕着对高碉的研究,考古学家们又有了不少重大的收获--《四川日报》1991年8月17日报道:四川十个考古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甘孜州丹巴县中路村遗址。中路村遗址出土了大量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陶、石、骨器和石构建筑房址,这些具有浓厚少数民族特色的器物做工异常精致,有一根骨针甚至小到如现代绣花针一般。另外发掘出的七处古人类遗址,所有房屋均系片石砌墙,内壁还抹有黄色粘士,经碳十四化验测定,其下限年代在3500至3700年间。这一发现不仅为研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经济、建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更证明,3500到3700百年前的殷商时代就是高碉文化产生的年代。

高碉修进了北京香山

据考证现存高碉以大小金川最盛,大小金川以丹巴最盛,丹巴又以梭坡、中路、蒲鸽顶最盛。金川工匠高超的建碉技术不光为金川地区留下了为数众多的高碉群,同时还曾被清王朝贵族所看中,当时在北京组建的健锐云梯营中,便编调了不少金川战俘和丹巴当地的匠人,他们用自己精湛的建碉手艺为京城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景。魏源在《圣武记》中便有记载:"香山高碉,其建碉者,即金川兵也。"甚至还有记载称:"国民党江西剿共时期,新建石碉甚多,也系川籍工匠仿嘉绒高碉所建。"可见金川建碉技术确实是中国独树一帜的建筑艺术。

伴随西部大开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无疑将给高碉文化带来新的契机,赋予新的生命。那一座座坚固林立的古碉,在如今这个崭新的时代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和平、美好、富有、力量以及智慧的标志。在它神秘面纱逐渐被人们揭开的同时,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也正增加着一笔又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