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牛皮船

千年牛皮船

发布时间:2020-01-16 来源:中国西藏网 责编:顿珠曲珍

西藏高原河流众多,地形复杂,河床巨石沉积,河水湍急。为适应这种自然环境,藏族人民创制了牛皮船。“江河再宽,有了皮船不难渡。流水再急,总在皮船底下流。”这句藏族谚语,表明牛皮船在藏族百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牛皮船 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牛皮船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在布达拉宫和桑耶寺的早期壁画中,人们都可以看到牛皮船早期的身影。吐蕃时期的牛皮船是圆形圆底的,估计只相当于现在牛皮船的一半大小,船内最多也就能容纳三四人。据传,吐蕃王朝第九代赞普布德贡杰时期(公元前2世纪),雅隆部落的居民就用柳木绷起牛皮制船,在江河上行驶。《西藏志•卫藏通志》载:“在藏江处,其渡设有皮木船,以备通涉。”现今所能见到的有关牛皮船最早的藏文记载,出现在敦煌藏文文献中。可见,牛皮船的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

牛皮船不仅是沿江藏族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还在反侵略战争和运输物资中发挥过重要作用。1904年,英帝国主义入侵西藏时,藏族百姓曾在雅鲁藏布江的哲克萨姆渡口,用牛皮船淹死过侵略军,为保卫西藏做出了贡献。西藏和平解放后,沿江藏族百姓又用牛皮船担当起物资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责任,为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图为牛皮船船夫尼琼与同村人一起把牛皮船放入河中 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传统的牛皮船用坚硬有弹性的木料做骨架,骨架呈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根据船的骨架、形状和规格,将2至4张牦牛皮泡在水里,待到皮上的毛和肉全部去掉后,将牛皮对接缝起来,缝合时针脚要细密。随后趁牛皮尚软时包在船骨架上,同时用牛皮绳捆紧绷好、晒干、擦油定型。然后,把船抬到早已准备好的铁皮桶上晾晒。最后,再配上一对木桨,牛皮船就可以下水了。

牛皮船小的只坐三五人,大的也只能坐十来人,一个船夫划船兼掌舵便可以。因其小巧,载重量大,重心低,可安全地划到目的地。而且,由于牛皮船质地坚韧、轻柔,不怕礁石撞击。上岸后,因为轻便,船夫可以将牛皮船徒手背起。

图为俊巴村村民跳牛皮船舞

千百年来,牛皮船不但成了藏族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藏族百姓也因此创造了牛皮船歌和牛皮船舞等娱乐形式。牛皮船歌一般有两种:一种悠长舒缓,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是船在平静的江面上行驶时唱的;另一种是号子,是船夫们与风浪搏斗时的呐喊,有力而高亢。

牛皮船舞,也叫“郭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奇特的风格,是藏族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艺术。跳牛皮船舞,最为流行和出色的要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俊巴村。该舞由边唱边跳的“阿热”和身背牛皮船并敲击船发出声响为节奏跳舞的船夫们合作形成。船夫们举双手把船扶住,一支船桨紧贴船夫的腰背而过,与背上的木质滑轮撞击后发出响声。“阿热”的基本舞步具有灵活多变、顿地为节的特点,而船夫们的“颤膝摆”等姿态,更具有“高原之舟”牦牛的特性。2007年,牛皮船舞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西藏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早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牛皮船的使用也逐渐减少。但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让牛皮船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如今,每年盛夏,成批游客从各地慕名而来,表演“郭孜”成为了曲水县俊巴村村民谋生的一项技能,每场表演最少4个人,每人背着一条牛皮船舞蹈,旁边两个人负责歌唱。

牛皮船,千百年来为藏族百姓提供了生活便利。如今,又焕发青春,以新的形式带动藏族百姓的经济收入。(中国西藏网 记者/孙健 部分内容参考自《西藏牛皮船及牛皮船舞》《牛皮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