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5年5地 走出特色扶贫之路

川北医学院5年5地 走出特色扶贫之路

发布时间:2020-11-26 来源:四川日报 责编:丁真尼玛

扶贫扶智“造血”帮扶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稻城县巨龙乡瓦龙村旧貌换新颜。


2019年10月18日,川北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勇在稻城县对口帮扶村看望贫困户降初一家。



“躬耕桃李树下,辈出天下栋梁;携手脱贫奔康,尽显责任担当”。2020年4月28日,川北医学院收到了来自稻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锦旗和感谢信。1059.4公里,这是学校所在地南充市到稻城县的自驾里程,是怎样的缘分和沉甸甸的谢意,将这两个相隔千里的地方联系到一起?
  一切缘起于2018年,这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远在甘孜州南端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稻城县成了川北医学院的对口帮扶县。自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川北医学院始终把助力稻城县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学校派出3名扶贫干部到稻城县乡村任职,校领导先后11次率队深入稻城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学校党委书记张勇到帮扶地讲党课、召开党员座谈会,学校基层党组织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一项项帮扶措施应运而生,人才教育、医疗救助、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就业扶贫……
  川北医学院发挥自身医教优势、凝练帮扶特色,先后在稻城县投入扶贫资金500余万元,完成以购代捐220万余元,实施项目近60项,解决当地群众看病难,让当地孩子有书读,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真正做到“医能医病亦能脱贫”。
  □雨瑄 (图片由川北医学院提供)

3维帮扶方案
  筑就产业扶持“造血”路
  冬日的清晨,稻城县巨龙乡瓦龙村的居民们伴着冷冽的薄雾开始了自己一天的生活。74岁的崩呷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自家鸡棚给60只藏香鸡喂食,鸡苗是川北医学院统一采购提供的。看着活泼的鸡仔迅速围拢觅食,她又转身走进旁边的蔬菜大棚采摘菜叶给鸡仔“加餐”。这个大棚建于2018年6月,由川北医学院派出的驻村干部结合崩呷家的特殊情况而量身定制,崩呷家现有4人,均为女性、劳力少。目前,大棚里种植着白菜等,转眼就要到12月了,崩呷心里盘算着,40只藏香鸡已经长大,加上地里的白菜,年底又可以增加7000元收入,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从2017年的12912元增加到31644元,这在3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多亏了川北医学院的领导,还有驻村干部沈老师帮助,我内心把他当成了亲人。”
  崩呷口中的“亲人”,是川北医学院2018年初派驻到瓦龙村当驻村干部的沈庆恒,这位于2019年获得“甘孜好人”荣誉称号的老党员,从进驻瓦龙村开始,就致力于全村如何快速脱贫“摘帽”。“我感到驻村最难的地方,不是居住环境恶劣、海拔高,而是如何带领乡亲们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那个时候压力很大。”沈庆恒感慨地说。瓦龙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55人,没有持续增收平台,集体经济单一,增收渠道狭窄。川北医学院负责人和沈庆恒先后深入实地调研,并多次与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卫生系统、巨龙乡政府、瓦龙村举行座谈会,共谋脱贫攻坚之策,最终为瓦龙村形成了一套“点、线、面”三维一体可持续发展的脱贫“造血”方案。
  点:精准确定帮扶对象,川北医学院扶贫工作组领导与沈庆恒深入走访调研瓦龙村3户特困户,根据他们各自的家庭情况,制订出不同的脱贫帮扶方案。例如:针对村民阿滨家地处大路旁,为他们修建了摩托车维护铺。
  线:制订整体帮扶方案,川北医学院不仅积极给瓦龙村12户贫困户传授有关藏香猪、藏香鸡、蜜蜂、西瓜等养(种)殖方法,还购置猪仔、鸡仔、蜂桶等,发放到每一户贫困户手中。
  面:推动全村全覆盖,2019年度规划瓦龙村经济林果基地200亩,当年种植了40亩2000株青皮李树苗,2020年将完成160亩8000株种植。
  为构筑健康持续发展的产品扶贫之路,学校还积极对接和拓宽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发动全院教职员工“以购代捐”,推动瓦龙村的农产品能产出有销量,实现良性循环。
  3级帮扶模式
  提升帮扶地医疗内生动力
  过去的瓦龙村,医疗教育落后,没有标准卫生室,因病致贫、返贫成了村子脱贫的“绊脚石”。针对这一情况,川北医学院充分发挥医学优势,利用从2015年起在南充市营山县千坵村开展扶贫工作总结的医疗帮扶经验,积极打造“造血式”扶贫模式,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帮扶体系。
  因为村里没有卫生室和村医,以前瓦龙村村民看病是“老大难”问题。沈庆恒介绍说,“村民看个感冒,都要跑到15公里以外的乡卫生院去。”为了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川北医学院以修建瓦龙村卫生室为基础,以培养瓦龙村村医为抓手,同时选拔了瓦龙村和同古村各1名青年村医参加“农村医学”专业培养,在南充参加3年制中专学习。“90后”的多吉泽仁就是其中之一,他于2018年9月前往南充市卫校参加学习,目前在阆中市人民医院实习。“明年7月,他毕业后将回到瓦龙村成为一名正式的村医,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就医难的问题。”
  同时,川北医学院还以医疗“传帮带”为依托,提升乡镇卫生院诊疗水平,先后选派医护人员18名,连续3年赴稻城县香格里拉镇卫生院,开展“一对一、手把手”急诊急救支援和技术指导;同时,开展医护培训班4次,共培训200余人次。
  此外,川北医学院以执业医师培训为重点,提高县级医疗水平,选派附属医院和附二院医生共16人次,连续3年在稻城县举办为期15天的“稻城县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为期一周的超声和心电图技能培训班,大幅提升执医通过率,69人通过考试,创历史新高。还培养出有副高职称的医师4名。
  在提高当地医疗水平的同时,川北医学院也着力推动当地的医疗保障工作上台阶,与稻城县人民医院构建远程会诊系统,打通生命通道;捐建村卫生室1所;义诊4次,建立健康档案长期随访。这种三级医疗帮扶模式,既提高当地医疗水平,又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的医护人才,得到当地政府、群众的认可。
  3种帮扶办法
  智志双扶带来脱贫希望
  2019年8月16日上午,在“川北医学院2019年帮扶稻城县巨龙乡大学生暨‘助学圆梦’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受助学生代表罗绒曲西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川北医学院的爱心之举,将成为巨龙乡大学生们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原动力……我们将用勤奋学习、用功读书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川北医学院的帮扶……”
  事实上,设立爱心助学金,只是川北医学院发挥自身高校教育优势助力稻城县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截至2019年底,川北医学院已经资助稻城县贫困学生62人。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川北医学院党政领导一直以来十分关心关注帮扶地教育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发现,教育问题是制约稻城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当地群众渴望拥有良好的教育条件。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以教育资源为重点,做好智力支持帮扶,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川北医学院扶贫工作团队针对3个不同学龄段的学生提供了3种不同的帮扶方案——
  学前教育阶段,针对瓦龙村无幼儿园的情况,学校投资兴建了瓦龙村幼儿园,授课的2名教师是川北医学院在稻城县实行的“一村一幼”幼教教师岗前培训学员,让村里7名适龄学前儿童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针对瓦龙村村民不重视子女上学的情况,从源头抓起,开办“农民夜校”41次、开展“六大”教育、开设“读书识字班”2期,在提升村民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让瓦龙村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高等教育阶段,针对瓦龙村刚刚脱贫退出的实际情况,做好智力帮扶、教育帮扶工作,实施“五年制高职”和“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按要求落实专项计划,面向贫困县开展紧缺专业大学本专科人才和乡村振兴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对考取川北医学院的贫困村学生,给予减免学费的优惠;每年专门开展稻城籍学生家访工作,对家庭经济贫困在读学生发放助学金;对报考护士学校的贫困村群众子女,在同等情况下予以优先录取;录取稻城县本科生13人。瓦龙村贫困户吉格崩格的女儿作姆青忠毕业后到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参加工作。
  从2015年8月开始,南充市营山县、广元市苍溪县、阿坝州壤塘县、甘孜州稻城县、凉山州美姑县……川北医学院教育扶贫的脚步就一路往前,不曾停歇。当前,尽管所帮扶的贫困县均已实现脱贫“摘帽”,川北医学院作为一所有责任有担当的省属高校,将继续秉承“扶上马、送一程”工作思路,支持帮扶县的未来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