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党旗红 ——理塘县牧区党建工作纪实

牧区党旗红 ——理塘县牧区党建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2-07-29 来源:藏地阳光网 责编:丁真尼玛

理塘县委宣传部 叶强平 文/图


7月23日,在理塘县村戈乡查卡村“幸福温泉山庄”,村支部书记降央带领党员,就地取沙,铺平由于车辆频繁来往受到损坏的路面。工地边,一面鲜红的党旗在烈日下飘扬,不少村民也主动加入到火热的劳动中来。

在理塘广袤的牧区,像这样的场景经常可见。近年来,理塘县立足高寒牧区实际,围绕党建引领发展、民生、稳定,创新实施“高城先锋党建工程”,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大力夯实基层基础,积极增强工作合力,不断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农牧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使党的基层执政地位、执政基础在牧区更加坚固。


人散心不散

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流动性大,这是理塘县作为川西牧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特点。人散,但心不能散。

如何凝聚人心?村戈乡在牧区党员管理探索出了“三个一”模式并在全县推广。

一张“二维码”,实现党员管理信息化。借鉴脱贫攻坚“一户一档”信息“二维码”管理经验,在“二维码系统”后台收集录入所有农村党员的联系方式、入党时间、家庭成员等基本信息,并安排专人对后台信息进行及时更新维护。工作人员和群众通过扫描党员公开栏上的二维码,可快速了解该党员的基本信息,既保证党员队伍的公开化,更提高了党员管理服务水平。

一个“宣讲队”,实现党员上门服务便利化。立足村戈乡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纯牧区乡镇实际,组建村“村戈乡马背宣讲队”,整合党员先锋服务队、法律援助队以及医疗服务队,做到一个“马背宣讲队”一条龙做好政策宣讲、民生服务以及普法工作,实现了工作力量大优化、工作效率大提升、工作质量大提高,让偏远牧民第一时间听到党的声音,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综合形象。

一幅“网格图”,实现基层治理精准化。村戈乡以七个行政村为基本单位,精准划分7个大网格和43个小网格,深化理塘县“石榴籽”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民兵+群众”的模式,组建网格服务管理小分队,统筹做好各网格内的人员管控、民生服务、矛盾纠纷摸排与调处、以及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上报与处突,真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内办”,切实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为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理塘县牧区,持续开展开展“三亮一升一联谊”活动,锤炼党性修养。开展“亮党徽、亮工作证、亮党支部吊牌,每周一举行一次升国旗,每个季度与联系结对村支部联谊”的“三亮一升一联谊”活动,进一步规范管理,方便干部群众监督,提高服务质量,亮出阵地,亮明身份,凝心聚力增强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乡镇干部职工和农牧民党员的精、气、神,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锤炼党性修养。

理塘县积极探索边界地区联合党组织建设,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以党建统筹来引领多方联动、共建共促,努力维护边界地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成立虫草临时党支部13个(跨县联合党支部2个),矛盾调处支部29个,稳控化解“三山一界”纠纷10起,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0件,提升基层治理法治水平。

人心齐,泰山移。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凝聚起了干事创业蓬勃“画面”。在理塘牧区,不管是脱贫攻坚攻主战场,还是乡村振兴主阵地,处处都能看到党员突击队、攻坚组,让一个个贫困村退出贫困,踏上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新征程;田间地头、草原牧场,随处可见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真心实意解民忧,是群众最可信赖的人,找得到、叫得应、靠得住;藏乡牧场,常听到为民谋利的动人故事……


服务零距离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进麦洼乡党群服务中心,宽敞的服务大厅、整齐摆放的书籍、能容纳200人的影院、小广场健身器材,闲暇时间总是有不少群众在这里聊天晒太阳。据了解,村民们在这里就可以快捷的办理社保、医疗救助、婚姻登记等事项。“通过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化解矛盾、为民解难题办实事,让广大农牧民群众从中受益,促进了全乡社会和谐稳定。”麦洼乡党委书记泽仁尼玛说。

甲洼镇还围绕“转职能、优服务、便群众、提效率”工作目标,坚持群众的利益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首问责任、限时办结、跟踪服务工作方法、‘AB岗’管理模式,”得到了全镇群众的高度评价。在甲洼镇便民服务中心,一本本日记台账格外醒目,工作人员朱茂伟说:“我们为老百姓办的实事,通过日记台账来体现,里面记录了当日为老百姓办理了什么事情,做到了能办的马上办,不能马上办的在当日之内办,不能当日办的在规定时间三日之内完成。”

2017年6月,藏坝乡成立藏青扎喇产业支部。这支由乡及7个行政村村支部为单位、73名党员组成的先锋队成为该乡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的攻坚力量。藏坝乡采取“强村带弱村、大村帮小村”等模式,组建了3个联合党支部整合政治资源、形成组合拳最大限度发挥党支部作用,形成资源一起用、党建一起抓、矛盾一起调、发展一起搞的良好局面。

近日,绒坝乡阿宗村“石榴籽”工作党员服务队,以抓党建、兴产业、促发展的模式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全村24名党员成立6个服务小组对羊肚菌种植基地266个种植大棚进行了区域划分、明确责任分工,以村干部担任组长下设3至4名党员设立6个示范区,各司其职,负责各自区域的喷灌、大棚维护、夜间守护、收割杂草等相关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头。村支部副书记亚玛同志不管白天黑夜地泡在种植大棚里,人瘦了一圈,本就粗糙的汉子变得更加黝黑。真正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模式,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的榜样作用。

建立了覆盖理塘县禾尼、村戈、奔戈、曲登主要牦牛产区及理塘鹏飞牦牛公司管理人员在内的“理塘县勒通牦牛产业园联合党支部”,下设销售经营、矛盾调节、财务监管、生产技术等小组,让组织运行有型有效。

理塘县在产业集聚、资源集中,矛盾突出的两个以上行政村组建联合党总支(支部),加强党建共抓、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服务共担、矛盾共调的抱团发展模式,延伸党组织在农牧区的服务触角,共建立濯桑乡康藏阳光双创中心农牧产业发展支部、甲洼镇田园综合体农牧产业发展支部等产业支部9个,藏坝乡7个行政村联合支部、拉波乡4个村联合支部等矛盾调处支部28个,使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资源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牧区建设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基层班子战斗力不断提升。

产业惠民生

乡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能有这样的好事,全靠县上‘四个一’推进的产业扶贫路径。”近日,甲洼镇下依村在“玛吉阿米”花园农庄装运蔬菜的格乃陆多,他不但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还是村集体经济的股民。

格乃陆多口中所说的“四个一”,是理塘县立足农牧区实际,为加强扶贫产业支撑,提出“四个一”的路径谋划和实施好产业扶贫工作。就是建立“建强一个支部、引进一个企业、培育一个产业、建立一个群众利益链接机制”的“四个一”发展模式。

在下依村,建立起了“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以党支部为组织核心,有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支部动员、组织、协调作用,顺利完成全村土地确权颁证,进而实现土地流转、引进企业、合作经营等,积极维护村集体利益,为村致富奔康创造群众基础和组织保障。”村支部书记赤乃介绍说。

2017年,甲洼镇先后将两个贫困村的产业扶贫周转金入股到甲洼田园综合体,建立了产业扶贫飞地园区。在田园综合体成立了以企业负责人为支部书记的产业联合党支部,下设劳务党小组、技术党小组、管理党小组。同时,建立了“支部+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由公司统一承建蔬菜大棚,负责生产经营、技术培训、管理销售,公司与入股村签订设施大棚租赁合同和长期用工合同。年底,两个入股村分别实现96000元分红。

近年来,格聂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建+网红合作社”赋能直播带货,推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和直播带货深度融合、有机结合,全面探索了“电商兴农”新模式,不断提升了“党建引擎”新动力,持续激发了“服务群众”新热情。

“一根虫草以前卖给收购商只卖二三十元,多亏村里‘网红’的宣传,现在家里的虫草也能通过他们,卖到一根五六十元了。”2022年夏天,巴登志玛将采集的虫草通过网上直播售卖,每天纯利润高达一两千元,比往年起码翻了三番。现在再也“不用操心囤货而坏掉,也不用给广告费,直播让我们找到了致富新门路。”

据统计,2022年虫草采集期,格聂镇网红合作社网络直播销售虫草零售额达370余万元,其中销售额超50万元的网红合作社成员有5人、销售额超过10万元的网红合作社成员有5人,销售业绩达到5万元的示范网红10余个,真正做到了让本地特色产品卖得更远、卖得更快、卖得更好,使直播带货成为格聂镇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新引擎。

理塘县通过企业联建、组织共建等方式,成立产业园区联合党总支1个、龙头企业产业联合党支部5个,党支部下设劳务、营销、技术、管理等党小组15个,联合带动21个合作社、120名党员农户共同发展,园区党组织覆盖率达100%,用党建引领企业健康发展,推动产业发展与党建服务的深度融合。

理塘县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发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优势,有效撬动产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积极动员群众开展土地流转11000亩,带动1400余户群众年增收近300余万元,着眼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吸纳400余名各类人员就近就业,增收务工收入1200余万元,惠及群众近5000人。

下一步,理塘县将牢牢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按照“政治引领、标准提升、基础规范”的工作思路,聚焦短板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牧区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夯实理塘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底部基础,实现团结富裕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理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