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文化的区域界定

康巴文化的区域界定

发布时间:2014-06-29
 
        康巴文化的表现主要分布在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和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以及那曲地区等地方。德格语被视为康方言的标准语。康巴这个地区至今仍然保持着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文化的特点。就民族而言,有汉、藏、彝、纳西、羌、傈僳、白、独龙等10多个。就语言而言,康巴地区能找到许多令人震惊不己的许多语言小孤岛,从康定往西,木雅语、道孚语、新龙的扎巴语,就是历史上藏族与其他各民族你来我往的结果。就宗教而言,藏传佛教各教派均在此发展,有格鲁、萨迦、宁玛、噶举、苯波五大教派。此外,康区还有伊斯兰教、天主教、儒教等。昌都芒康还有藏区独一无二的天主教村,形成了不同宗教和不同教派彼此兼容,既求同,又存异的优良文化传统。就社会组织而言,如果说卫藏地区过去是典型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则康区社会形态除了封建农奴制(大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封建地主经济。在社会组织方面,既有与西藏统一的基巧、宗、庄园等,又有分布于各地,互不统一、八方割据的土司头人,如德格土司、明正土司、霍尔五土司等。此外还有游牧部落组织和保留原始父系氏族残余的“帕错”和“果巴”组织,以及妥坝的母系氏族残余组织等;就婚姻而言,丁青、芒康、白玉等不少地方保留了最古老的婚姻形态——一妻多夫制婚姻。此外还有建筑、艺术、风俗等,也处处表现其文化的多样性、兼容性、多重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我们这次从成都到昌都上千公里的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一山一文、一沟一寺、一坝一节,如康定的“安觉寺”、甘孜的“德贡布寺”、昌都的“噶玛寺”等的建筑风格是最典型的多民族建筑技术交融的结晶。在康定、巴塘一带,一个家庭就享受着汉藏两种文化交汇的日常生活,他们既过藏历春节,也过汉族中秋节;既讲汉语,又讲藏语;既供佛像,又贴对联;既吃大米、蔬菜,又吃糌粑、牛肉;既穿藏装,又穿汉装、西装,既相信山神、信仰来世,又相信市场,信仰金钱;既崇拜大慈大慧的佛教精神,又崇尚能文能武的英雄精神。康巴的自然环境山高水深,出门不是登山就是下山、下水。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康巴人不但体质上高大,而且心理上追求高大。正是这些文化特点和人文精神传统,历史上造就了富甲一方的康巴商人和威震藏区强悍无畏的康巴斗士以及信徒万千的康巴高僧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