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藏族妇女辫饰艺术

华锐藏族妇女辫饰艺术

发布时间:2015-10-14

 

   华锐藏族女性服饰祁连山脉东段,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东部,有一块神奇的宝地,这里峡高谷深,河流湍急,山峦叠翠,景色旖旎。华锐藏族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华锐藏族自己的文化,为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民族生活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各民族在服饰装束上的审美标准。服饰装束样式、花色,都按本民族习惯形成。服饰是人类消费生活中一大内容,其所展现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程度异常明显。在这方面,华锐藏族表现的最为突出。尤其是妇女,她们酷爱装饰打扮,一身华贵的衣服配以琳琅满目的各种装饰品,看起来珠光宝气,走起来铿锵有声。然而,其中最为醒目的要数辫饰艺术了。

    藏族妇女以长发为美,她们把满头的乌发梳成辫子,装入精心绣制的刺绣辫筒,上面缀以众多饰物,如银牌、珊瑚、玛瑙、珍珠、海螺、象牙、松耳石等。

    华锐藏族妇女的辫饰较为复杂,由辫筒(藏语称“加盛”)和三大片(藏语称“阿热”)组成。辫筒一般宽约3寸,长约3尺,成对地佩戴在胸前。三大片中间的一片最大,叫“斗哈”,宽约5寸,长约3尺;两边两片叫“阿热”,宽约4寸,长约2尺。三片用绳子连接成“小”字形,佩戴在身后和两侧。

    辫饰上各种饰物的排列、缀饰都有习俗惯例,并与宗教信仰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完整的传承仪式和排列规范。辫筒主要由剌绣花纹组成,一条辫筒上往往排列五、六幅图案,图案内容也极为丰富,有云纹、水纹、卷草纹、回纹、万字纹、八宝以及花鸟走兽等。所有这些都象征着幸福美满,吉祥如意。在刺绣手法上,大都用的是盘绣。盘绣是青海藏族、蒙古族、土族常用的一种绣法,绣时颇费一番功夫。首先在木板上雕刻成固定的图案花纹,称之为“印板”。然后将印板图案拓在绣布上,再进行绣制。盘绣的针法细密,用线考究,富有立体感,而且坚固耐磨。在构图形式上,用单独纹样与复合纹样相结合,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穿插相用。图案的装饰性极强,而且巧妙地组合成互相缠绕,互相纽套的谐调图案,反映出团结友爱,互不分离的民族属性。辫筒上除刺绣图案外,其间还缀有银牌、钱币、纽扣、骨片等,形成一个色彩斑斓的装饰带。

    “阿热”用布和皮革制成,厚重而坚挺,上面缀有纽扣、银币、象牙等装饰物,按照习俗规程排列有序,整套辫饰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从它那夸张的造型,浓重的色彩,强烈的对比,粗犷的线条中,展现出华列藏族豪放的气质。华列藏族妇女将这一套装束佩戴在身上,身前是花花辫筒随身摇曳,光彩晶莹,美不胜收。身后和两侧“阿热”古朴似铠甲,华丽而庄重,如同出征的战士。加以艳丽的藏袍,长飘的腰带,简直象仙女下凡。

    随着历史的发展,辫饰已由原始的护发、装饰两大功能演变为礼仪习俗。姑娘出嫁,要举行“戴头”仪式,亲人们郑重地将辫饰佩戴在她的发辫上。所以,佩戴辫饰也是已婚妇女的标志。已婚妇女一般要天天戴辫筒和“阿热”,特别是喜庆佳节、家中来客、会见长辈,必定要戴。如果丈夫亡故就只戴辫筒,不戴“阿热”;长辈去世,也不戴“阿热”。妇女到40岁后,辫筒就不戴了。辫筒一般由女方陪嫁,有条件的要陪好几副。“阿热”中有“斗哈”由娘家制给,意指娘家人站在后面哩,后面有人。两侧的“阿热”由婆家制给,其意要尊重婆家的老人。

    佩戴辫饰是一种古老遗风。据《山海经》记载,青海先民们有“尾饰”的习俗,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著名“舞蹈纹盆”,属卡约文化。此盆上的舞蹈者都有尾饰。有关专家认为,这种尾饰经过演变和发展,成为今天的辫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