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天文历算

藏族的天文历算

发布时间:2015-10-27

   历算,又为历数,是推算岁时节候次序的学问。《旧唐书·李淳风传》中:“淳风,幼俊爽,博涉羣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古人常以天象预测人事。今看来,天文历算讲述宇宙构、形象。计算宇宙中的星曜、星宿、行星运行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包括了测算风力、地震预测等内容。

   藏族的天文历算是藏族十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是通过观察天体星象计算的一门学问,主要涵盖天文历算、五行算和占音算。五行算是民间流行的计算法,根据人的出生星象预测此人一生的吉凶祸福。占音算,日期与梵文元音辅音配合,推算吉凶胜败。
   有学者认为在古象雄时期产生了藏文字,天文历算因而有了形成基础,至今天文历算中保留着虎豹鹏龙的图案和象雄语言的星宿名称。古象雄文字的创造者是顿巴谢热米沃,假设是在顿巴谢热米沃时期形成发展的天文历算的话,那么该学问迄今则是2000多年的历史。顿巴谢热米沃的弟子工泽垂杰、工泽垂布琼等对天文历算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推走到了吐蕃时期,公元前400多年,苯教十二位圣贤之一的果谢兹根,他专门从事天文历算。
   直贡赞布时期,雅砻地区出现的《纺织老人月算法》,这是通过月亮的盈亏周期确定一月有四周,大小月的分类、三月为一季节,可以看出此时的人们对于太阳的南行和北行的认知。
  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汲取周边国家、民族的文明。文成公主进藏带来了天文历算书籍,使得原始藏历算有了新的发展。松赞干布还派遣益西格瓦、卓尼顿瓦到汉地学习天文历算知识。赤松德赞时期,天文历算与医学结合,当时著名的藏医大师玉妥云丹贡布在工布米林建立了第一所藏医学校,课程涉及天文历算,《四部医典》、《月王药珍》中体现着天文历算与医学的融合。公元1027年,达维维色为主的大译师们将印度的经典《时轮经》、《时轮摄略经》翻译为藏文。该经书不仅仅是佛教经典,而且包含了医学知识和天文历算。由此,藏族天文历算得到空前的发展。
  历史上出现了粗朴派和普巴派两大派别。粗朴派是第三世噶玛巴·让琼多吉创立的,在公元十四世纪时候因粗朴·加央顿珠傲色所著《历算大全》而极大发展。普巴派是十世纪中期,西藏山南的学者木尼·坚赞白桑创立的。在十五世纪中叶,西藏山南地区出现了被后世称为“普巴三海”的三位历算大师(藏琼·曲扎加措、克珠·诺桑嘉措、普巴·伦珠嘉措),其中普巴·伦珠嘉措的《时轮历算传规·白莲法王亲教》是后来历算学者作为研究和依据的经典历算著作。
   十六世纪,大学者第司·桑结嘉措吸收了中原和印度的历算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编著了《白琉璃》,这本书对藏族的天文历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今的西藏天文历算的编制多是以此书为主要依据,还有拉萨、德格、塔尔寺多个版本。《白琉璃》书中提到一种为“觉嘎”的观察法,它划分季节,冬至、夏至、秋分、春分为四时;雁南飞、大鸟到、鸟初鸣、鸟收声为小四季;燕子来、水鸥到、戴胜鸟来、云雀叫为四分定,这些就是不变的十二定点时。
  由于吸收了中原地区五行八卦理论,藏历以白、黑、棕、绿、黄、红等颜色为年份的标识,在市面上购买的藏历册子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标注。藏族天文历算是时轮制的纪年法。用十二属相相配五行纪年,十二年为一个循环,六十年为一个大循环,称为“绕炯”,也是一时轮。第一个绕炯,在公元1027年开始。如今,编制藏历历书时是由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组织学者每隔12年进行一次大规模运算。
  有趣的是,藏历将民间流行的谚语都会收集到历书中去。藏族有谚语:观察禽鸟和植物是珞巴族、门巴族的历算法门,观察冰雪是僜人的历算法门,观察星象和风象是藏北牧民的历算法门,观察日月变幻是半农半牧地区人的历算法门。可见,在广阔的高原地区,人们世世代代承接着生活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科学的饶有趣味的文化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