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县南木达藏戏

壤塘县南木达藏戏

发布时间:2016-06-30

阿坝地区安多藏戏活态传承的历史源流及保护利用路径

——以壤塘县南木达藏戏为例

   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传统藏戏已经成为识别藏民族个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成为认识藏民族悠久传统的最显著的表征。由于深深依附于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传统,浓缩了多元而丰富的民族审美、地域差异、时代风尚、艺术品类等等,藏戏实际上已经成为藏民族在历史变迁与时尚审美中,不断孕育、发展、传承下来的传统戏剧形态的总和。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历史悠久,流派众多,民族和地域特色浓郁,是唱、念、做、打、舞等多元艺术的综合再现,被誉为藏民族“百科全书”和我国地方戏剧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006年,藏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藏地各剧团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地方方言和民间艺术等不尽相同,加上各剧团世代相传的代表性传承人各有所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形成了基本上以剧团为中心的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藏戏,起源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形成于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至今仍保存了藏戏的若干艺术元素及名剧目,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果说西藏是藏戏的母体,是“辐射源”,是“源”的话,那么安多藏戏则是“流”,因为西藏藏戏通过来卫藏宗教寺庙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地,发展出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壤塘南木达藏戏等分支。阿坝地区草原辽阔、江河纵横、雪山连绵,是一个有着人文风情、绮丽风光的地方。生活在这一方土地上的藏民族,常以古代原始部族的说唱和乐舞艺术形式,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安多藏戏从诞生以来就根植于雪域藏地日常生活中,它所承载的西藏文明的基因始终与藏地社会、与每一个个体相伴而生、形影相随。安多藏戏历史悠久、剧目丰富、唱腔独特,能够集合各地方藏戏优点,使之融会贯通,节奏明快,旋律顺畅。加之,承载一方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展示了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因有藏戏而丰富、而完满、而骄傲。藏戏影响了藏民族多少代人,熔铸了千百年来无数藏族老百姓人生观、价值观,是培养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文化哺育,其舞台综合性发展到精淳的地步,其美学原则使之成为人类写意型艺术的典型代表,得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壤塘的藏戏非常鲜明地体现出安多藏文化特色,向为安多藏文化研究者及戏曲界人士所关注,但尚未从阿坝藏羌文化研究的层面充分认识藏戏在形成、发展与传承中积淀与凸显的文化特质,尚未从非遗的视角体认藏戏的精神价值与文化记忆价值。随着党的民族政策和“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等文艺方针的贯彻落实,随着阿坝文化强州战略的推进,藏戏这一株中华民族戏剧的雪域奇葩,必然会更加枝繁叶茂而争艳于世界戏剧之林。“雄道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激活优秀传统藏族戏剧的源头活水,使这股源头活水真正流淌下来,古圣往贤的经典剧目就能够重新滋养广大农牧民,并通过传统经典剧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对西方现代文化的“综合创新”,优秀传统藏族戏剧就一定能再创新的辉煌!

一、阿坝地区安多藏戏活态传承的历史源流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其传承、程式、语言、旋律都遵循着美学原则和精神内核,代表着藏族传统的人文精神。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藏戏已繁衍、分蘖、发展出了诸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产生于19世纪的安多藏戏——“南木特”,就是在西藏藏戏的深刻影响下,历时20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安多藏戏——“南木特”的艺术风格,成为独具一格的藏戏流派,在整个甘南地区,乃至安多地区迅速流传开来,成为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藏戏剧种。作为安多藏戏剧种之一的“南木特”,最早是在拉卜楞寺二世嘉木样贡去乎•久麦旺布的亲自授意倡导下,由贡塘•丹贝准美仿效西藏藏戏的表演形式,将藏族传记文学名著《米拉日巴道歌》中猎人受教化的一段故事改编成剧。当时称《鹿舞剧》,藏语称“哈疬羌姆”,在每年藏历七月八日的“柔扎”节上定期演出。

  20世纪初,五世嘉木样•丹贝坚木参赴藏学习深造,常利用闲暇观赏藏戏。后来,他对西藏藏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返籍后,立马把排演藏戏作为一件大事交给了本寺“学富五车、见多识广”的琅仓活佛。琅仓活佛按照嘉木样的安排,创编了藏族历史剧目——《松赞干布》。该剧的唱腔音乐以当地民歌、说唱调为主,表演多采用民间歌舞和寺院金刚乐舞。这当中阿坝州红原县麦洼商人尼萨索花功不可没,他当时在拉卜楞寺一带经商,由于他是麦洼锅庄的代表性传承人,又深受琅仓活佛赏识,活佛专门聘请他担任安多藏戏场间舞蹈的编导,他首先将麦洼锅庄的歌舞和动律的元素接引进藏戏,因而使原先刻板的藏戏越发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安多藏戏至今仍然保留了“仙界凡世的救星”、“金光升起的山谷”等场间舞蹈。同时,藏戏中还借鉴了一些汉族戏剧中程式化的表演。在表演艺术上,不仅模仿人的动作神态,而且模拟飞禽走兽的形态动作。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个性的需要,把生活形态提炼美化,形成特殊的戏剧表演形态,并加以夸张,起到营造观赏氛围、突出人物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南木特”藏戏由于受拉卜楞寺宗教文化这一养料的滋补和一大批潜心于这项事业的法主、人主和素主的不断推动,从其产生到现在,历时虽然仅仅两个世纪,但已形成安多藏戏的艺术风格,成为独具一格的戏剧流派,在整个甘南地区,乃至安多地区迅速流传开来。不但在寺院僧侣中排演,而且群众也自发进行排演,成为草原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藏戏剧种。

   1948年元月,青海果洛州班玛县知钦寺活佛日格洛率20余名僧侣前往拉卜楞寺,历时105天专程学习安多藏戏表演,同年6月学成后,正欲返回知钦寺时,拉卜楞寺嘱咐活佛随喜将安多藏戏传播到阿坝地区拉卜楞寺的一些分寺里,从而以扩大拉卜楞寺的影响,并特别派出了藏戏团中著名演员泽真,擅长反串女角的,绰号为“彭措阿姨”,该演员身段苗条,嗓音尖细、清脆。此外,还有藏戏编导毛南木、噶尔让旦巴等一行返回知钦寺。同年7月,日格洛活佛一行在返程中,途经阿坝州红原宁玛派麦洼寺。麦洼部落头人和麦洼寺法主专门组织30多名僧侣,跟日格洛活佛潜心学习安多藏戏,成立了阿坝地区第一个安多“南木特”藏戏团。同年九月,日格洛活佛一行,转道途经阿坝县觉囊派赛格寺,赛格寺法主又组织了60多名僧侣潜心熏习安多藏戏直到年底,日格洛活佛一行才离开阿坝返回青海省果洛州知钦寺。回来以后,日格洛活佛立即组织参加《智美更登》和《卓瓦让姆》表演。1953年,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觉囊派浪本寺班热喇嘛慕名派12名僧人前往知钦寺,师承日格洛活佛潜心熏习安多藏戏,获得了安多藏戏真传,成为了代表性传承人。由于壤塘县毗邻班玛县,加之壤塘南木达三郎寺又属知钦寺分寺,因而藏戏很快就流传到那里。

   壤塘县南木达藏戏代表性传承人原壤塘县政协副主席,县佛协主席俄旺旦真,由果洛州知钦寺活佛认定为阿什羌寺主持第二世活佛的转世灵童,5岁时坐床。坐床入寺庙后,经常观想金刚乐舞,尤其是乐舞表演的佛经故事《猎人贡波夺尔基》对他影响甚深,他深感金刚乐舞的寓教于乐。随着俄旺旦真活佛闻、思、修和讲、辩、著的日臻完善,逐渐成为享誉果洛州和壤塘县的具德上师。同时,他对金刚乐舞、藏戏钻研也越发精进,尤其是1948年,青海果洛州知钦寺活佛日格洛一行20多名僧侣学成返回知钦寺时,将安多藏戏传入知钦寺。小活佛有缘在果洛州觉囊派浪本寺亲近到“南木特”藏戏后就十分欢喜,专门拜浪本寺班热喇嘛为师系统学习藏戏,成为南木达藏戏的代表性传承人,并拥有知钦寺日格洛活佛亲自撰写的《智美更登》的藏戏台本。得到真传后他随喜把《米拉日巴与猎人贡波多吉》与安多藏戏的表演程式巧妙综合在一起,创编了南木达藏戏首部传统经典剧目。同时,活佛在壤塘南木达三郎寺还培养了一批藏戏演艺人才,其中一名心传弟子名叫嘠让尼玛喇嘛。1961年,俄旺旦真活佛还参加大队组织的文艺演出队,开始思考以一种立体的复合的藏戏表演形式满足藏民族在不同时空中的情感诉求,实现了传承藏戏的日常需求与族群的文化记忆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文革结束后,南木达藏戏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应运而重生。

   1979年7月,在阿坝州、壤塘县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南木达藏戏代表性传承人俄旺旦真活佛在三郎寺里专门挑选了60多位僧人组建了南木达藏戏团。藏戏团一经产生,就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同年10月1日,藏戏团文革后破天荒首次在南木达地区义务演出《智美更登》,让藏戏重新回到往日的荣光,唤起了老百姓久违的文化记忆,观众达2万人次。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每每演唱到智美更顿为普通民众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双眼的时候,当地的百姓无不为之动容。在此基础上,俄旺旦真活佛先后新编、改编《智美更登》、《松赞干布》、《卓瓦让姆》、《松赞干布》、《米拉日巴与猎人贡波多吉》、《东岳东周》等传统剧目。并二度创作了《赛马称王》、《降妖除魔》、《霍岭之战》、《地狱救母》、《丹玛青稞》等11个剧本。20世纪80年代以后,南木达藏戏开始由寺院走向更广阔的戏剧舞台,从传统藏戏向现代藏戏发展。

   1980 年 10 月,藏戏团专门邀请了壤塘县委、县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及壤塘县毗邻地区农村一些金刚乐舞及舞狮民间艺人,共同举办了一次隆重的藏戏汇演活动,观众达1万多人。1981年9月,在甘孜州巴塘县举办的首届全国藏戏汇演,南木达藏戏团演出的《智美更登》,荣获一等奖。1983年7月,在红原县举办的阿坝州藏戏调演中,南木达藏戏团演出的《智美更登》,荣获一等奖。1983年,藏戏团前往金川观音桥朝拜班禅大师,并为当地群众演出反映藏汉团结的《松赞干布》,反响十分强烈。1984年,藏戏团创编了《卓娃桑姆》、《米拉日巴》、《地狱救母》、《霍岭大战》等藏戏佳作。1986 年10月,南木达藏戏团团长俄旺旦真活佛让历史剧《赤松德赞》在州府高原艺术节现代舞美的情境里尽情地绽放,荣获特别表演奖,为安多藏戏剧目的改革、创新作出了贡献。1987年,俄旺旦真活佛认为藏戏需要的是文化自信、返本开新、回归大众,藏戏形成于民间,呈现的对象是藏族群众,藏戏的美学精神是以藏族群众的审美情趣为核心的。因此,他借鉴与吸收了内地戏剧文化中有益的东西,在传统经典藏戏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的艺术元素,在巴塘举行的四川省首届藏戏调演中荣获金奖。返回途中,南木达藏戏团应邀先后在马尔康县和壤塘县的耿达乡、宗科乡、壤柯镇等地进行了巡回演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认同。1993年,阿坝建州40周年,南木达藏戏团专程赴马尔康表演了《赛马称王》;

   2013年9月,阿坝建州50周年,南木达藏戏团专程赴马尔康表演了《智美更登》。南木达藏戏团成立以来始终沿着继承发展和创新的道路,经常活跃在川、青、甘三省结合部的壤塘、马尔康、金川、阿坝、炉霍、果洛班玛等6个县城镇和农牧区,为当地藏族农牧民巡回演出, 深受群众认同和欢迎。 1986年5月22日 、1997年6月18日,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中国社科院因为南木达藏戏团团长俄旺旦真活佛在英雄史诗《格萨尔》抢救与研究工作中做出了优秀成绩,两次予以表彰。2010年5月,南木达藏戏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

   壤塘县于2012年在原南木达藏戏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壤塘县藏戏团,通过财政补贴演出等行之有效的举措,增强了藏戏健康发展的活力,藏戏经县委、县政府和州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推陈出新,不仅吸收了民间、宗教曲艺,而且还重新设计唱腔、韵白、伴奏等,逐渐形成了具有壤塘地方特色的代表性佳作,由于上演剧目众多、内容丰富、巡演形式多样,因而深受群众喜爱,尤其是在阿坝建州60周年文艺演出中,壤塘县表演的藏戏《文成公主》引起轰动,得到国家、省和州领导的肯定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弘扬优秀藏民族传统文化,根据州委、州政府指示精神,2013年10月,壤塘藏戏团专程赴红原、若尔盖、金川开展了为期6天的巡回演出,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为兄弟县的观众呈上了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爱戴和热捧。2014年3月,壤塘藏戏团还深入全县各乡村开展巡回演出,受到农牧民群众的欢迎。2014年9月,壤塘藏戏团还受邀参加“月映中秋 边关情浓—松州古城金秋游”系列活动,他们演出的藏戏《文成公主》,受到了海内外游客和群众的欢迎。2014年,俄旺旦真活佛获得了“州十佳文化传承老人”的荣誉称号。壤塘县藏戏的传承和发展,为全州藏戏的传承和发展,树立了一面旗帜。“壤塘县藏戏文化现象”值得珍视,其成功经验,对全州的藏戏工作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壤塘县藏戏文化现象”又一次证明:艺术的灵魂是思想。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努力实现地方藏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地方藏戏创作人才资源的最佳组合,是保证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条件。

 

二、阿坝地区安多藏戏活态传承的基本内容

 

   藏戏曾经是普通百姓节庆庙会的消遣,是民间艺人寄托幽情的知音,是牧民游牧草原时维系乡情的纽带。其浓郁的生活气息,一直为藏地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活跃在城镇乡村、街头坝坝。由于藏戏无所不在的覆盖率和影响力,藏族人的道德观念、审美趣味乃至文化性格,都受到藏戏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藏戏是藏民族寻找情感寄托、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的对象,传达藏音藏情的地方藏戏就成为藏族人最重要的精神家园之一。安多藏戏,取材于佛经故事、神话、传说等,从源起到形成经历了从广场戏到舞台戏的发展。演出时,演员化装简单,场景布置简朴,唱腔高亢雄浑,有长调、短调、诵经调、吉祥调等,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乐器单一,原先仅有一鼓一钹伴奏。藏戏演出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即“顿”、“雄”、“扎”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为“顿”,是传统藏戏的开场白;第二部分“雄”,是正戏,由编导以第三者身份用快板韵白介绍故事情节、地点、戏中人物等。然后,开始表演,演出长可几天几夜,短则二三个小时;第三部分称“扎西”,演员齐呼“扎西德勒”,载歌载舞,祈祷祝福,有金刚乐舞仪式的痕迹。现代安多藏戏,增加了现代伴奏乐器,对原有的20多种曲调和传统剧目进行了改编和提升,由原来的一唱到底加入对念白、乐舞等形式,增强了戏剧舞台效果,更能感染观众。南木达藏戏剧本结构为散韵相间的表述方式,散文主要用作道白,韵文则用作演唱,最大的特点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剧本的韵文格律严谨,句式结构以八字句式居多,其次为七字句式和六字句式,词句优美、比喻贴切,如一首舞蹈唱词《金光升起的山谷》歌词内容为:“在那金光耀眼的山谷/有着金波粼粼的明湖/在黄金般富饶的湖畔/长着与金媲美的树木/在那金枝玉叶的树上/栖息着活泼可爱的金翅鸟/在那金雀飞过的天空/挂着金光灿烂的彩虹/。”

   安多藏戏较为出名的有《诺桑王子》、《卓瓦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文成公主》、《朗萨姑娘》、《顿月顿珠》、《智美更登》八个传统经典剧目,其中收录了唱腔108首、谐玛朗达13曲、念白18段,合称“八大藏戏”。而安多藏戏除了八大藏戏传统经典剧目之外,还有一些特有剧目,如有关格萨尔的系列剧《霍岭之战》及《旋奴达美》、《松赞干布》、《达巴旦保》、《冉玛那》、《牟尼赞普》等,内容极其丰富,音乐唱腔韵味隽永,演出服饰五彩缤纷,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安多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群众基础。这些经典剧目剧本取材有的根据历史故事改编,有的来源于佛经故事,有的为民间传说。从内容来看,尽管也反映了历史事件及人民生活等内容,但绝大部分以宣传佛家教义为主旨,受到佛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安多藏戏在经典剧目编创上,对传统藏戏经典既有“继承”,更有“推陈出新”。《朗萨姑娘》,叙述了美丽善良的朗萨姑娘的婚姻悲剧,反映了藏族妇女的苦难和愿望,是具有浓厚现实主义和宗教色彩的悲剧;《卓瓦桑姆》,叙述了民女卓瓦桑姆嫁给国王为妻,因妖女王后嫉妒而屡遭陷害,她的子女遇难被救逃往邻国,长大以后为母亲报仇除妖的故事;《诺桑王子》,叙述了诺桑王子历经千辛万苦,战胜重重困难,娶仙女为妻,继承王位的故事;《智美更登》,叙述了王子智美更登笃信佛教、布施救济穷人的故事等3个剧目,是对于传统经典中优秀部分的继承。还有《赤松德赞》叙述了赤松德赞邀请高僧莲花生,修建佛教桑耶寺的故事;《旦巴达布》,叙述了王子旦巴达布斩除妖女继母的故事;《文成公主》,叙述了汉藏团结联姻、促进文化宗教等交流,共同繁荣昌盛的故事;《降魔》,叙述了格萨尔王降服妖魔的故事;《阿达拉茂》,叙述了格萨尔王狱中救妻的故事;《罗摩衍那》又名《冉玛拉》,叙述了青年王子罗衍那利用经过训练的群猴打败邻国获得胜利的故事等6个剧目,是新编的有创造性的剧目。《阿达拉茂》,把神活和历史事件有机地熔为一体,达到内容和形式统一,在艺术表现上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三、阿坝地区安多藏戏活态传承的基本特征

 

   安多藏戏和西藏藏戏有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后起之秀得益于前行者并受其多方面的影响也是必然的,但又风格独特。安多藏戏的音乐、唱腔与西藏藏戏和而不同,它吸收了很多安多民歌曲调、民间舞蹈和说唱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而别具艺术特色。仅就演出形式方面作一比较,就可看出它们地方特色是很突出的。

(一)南木达藏戏的主要特质是久、丰、特、多、美

1.历史悠久

   安多藏戏,与8世纪莲花生大师所创金刚乐舞、14世纪唐东杰布说唱艺术形式、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形成以唱为主的藏戏一脉相传,形成于甘肃甘南的拉卜楞寺和青海黄南隆务寺,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其完整的表演体系、风格和曲目、剧目的形成和提升,则是上世纪40年代以后厘定的。安多藏戏应运而生,之所以迅速得到流传,关键就在于它应和了藏族老百姓对从藏戏艺术中沐浴伦理教化,获得历史文化,满足艺术欣赏的情感渴望、思想诉求和文化需求。唱腔以安多地区民间说唱、民歌、土风舞、金刚乐舞为素材加工而成,唱与帮二腔合一,道白速度较慢。人物的台步、上下场动作、武打及表演形式,吸收京剧、安多锅庄、金刚乐舞的因素较多。表演时不戴面具,是舞台剧的框架。歌、舞、剧的有机结合,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的程式化,以及特殊的演出时间、空间概念和虚拟写意的手法等等,接近汉族戏曲是其特色。唱腔均采用广泛流行的民歌曲调,根据人物的性格、表演内容和唱词格式灵活套用。常用的曲调约有十几首,以五声音阶商、微、羽调式为多。一般为独唱,有音乐伴奏。

2.内容丰富

   南木达藏戏的传统经典剧目,除了经常上演的《诺桑王子》、《卓瓦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文成公主》、《朗萨姑娘》、《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异彩纷呈的“八大藏戏”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经典剧目,如有关格萨尔的系列剧《地狱救母》、《霍岭大战》及《松赞干布》、《牟尼赞普》《旋奴达美》、《达巴旦保》、《冉玛那》等。南木达藏戏的经典剧目,主要以民间故事,如《诺桑王子》、《苏吉尼玛》;佛经故事,如《智美更登》;历史故事,如《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神话故事,如《达巴旦保》、《诺桑王子》;古典史诗,如《阿达拉姆》、《降魔》、《罗摩衍那》,这些都为民间原本改编而成,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藏戏剧目。南木达藏戏代表性传承人俄旺旦真活佛长期致力于藏戏传承研究与舞台编创,新编创藏戏剧本和编排藏戏共11个剧目,其中传统剧目5个,格萨尔剧目6个。《格萨尔》史诗的改编,无疑是壤塘南木达藏戏艺术的一大突破,昂旺旦增活佛将《格萨尔》曲目《地狱救母》、《霍岭大战》、《大岳母》、《东约东周》、《丹马青稞种》等6部改编成藏戏剧目,他编演的剧目《赛马称王》,其演出形式新颖奇特,演员们骑着真马,手拿真刀真矛,往返驰骋于草原上。他们的表演,严格桉照藏戏的演出程式进行,所不同的是演出场地不固定。以草原大小决定。服饰均系武士服装,唱腔不再是前面说的那几类曲调,而是《格萨尔》专用曲调,藏语称“仲格央达”,“仲”在藏文中原泛指故事、传说、神话,民间则专指《格萨尔》说唱,已约定俗成。《格萨尔》史诗有专用曲调,它区别于草地山歌、民歌。也区别于寺院宗教音乐,有其独特的曲式结构。

3.技艺独特

   藏戏,是融歌舞、说唱、音乐、文学、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真、“知行合一”的善和“情景合一”的美、“悲智合一”的慧、“表里合一”的是、“教证合一”的达的意境和谐统一,肌体中挟带了藏文化的众量因子,反映了藏民族广泛的文化心理、欣赏口味和审美情趣。从藏戏的剧本、舞美、唱腔、音乐、服装、念白、动作、面具、道具等方面的艺术构成要件来看,它是在当地民间舞蹈、民歌、说唱、梵音、古乐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酬神醮鬼的金刚乐舞仪式,并经过创编加工的历史故事和佛经故事而形成的剧目。其唱腔与藏族民歌“谐钦”腔调相似,其花腔顿音“振古”与“酒歌”曲调接近。在其形成过程中,又经过无数民间艺人、藏戏编创人员等的加工、改编、提纯,成为符合戏剧理论要求、又具有安多地区特色的地方藏戏。常用的曲调约有十几首,以五声音阶商、微、羽调式为多。

4.形式多样

   南木达藏戏,唱、做、念、打“四功”和步法、身法、唱法、头法、眼法“五法”都十分讲究,其演出可谓身、口、意相应,形式多样,雅俗共赏,如文字不足以显形,就用舞蹈动作来造型;舞蹈不足以传声,就用音乐声腔来抒情;综合唱、舞、韵、白、表、技、谐,评其善恶美丑,以唤起藏族群众文化思想的共鸣。又正因为有唱、舞、韵、白、表、技、谐的表演,使人们在评价伦理道德的同时,还进入审美境界,品味形式之美、内容之美、教证之美,进而营造和实现“感念佛陀摄受自己以正法之恩,感念父母生养抚育自己之恩,感念师长启自己懵懂、导自己入真理之恩,感念施主供养滋润自己色身之恩”的文教氛围。所以藏戏的表演艺术始终寓审美于文教之中,既体现着一般戏剧的共同规律,又具有藏戏的特殊规律。藏戏中的说唱,一般采用“连珠韵白”加诵唱,一些剧目还有念诵加“拜歌日”的说唱形式。具有表演细腻,韵白清晰,绘声绘色,唱腔时而高亢爽朗,时而低缓深沉。演唱时,由于鼓钹贯穿其间,使唱、舞、韵、白、表、技、谐等基本程式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藏戏艺术特有的风格。唱腔,在发音上运用特殊的“脚劲”、“肚气”和“脑后音”等方法,显得异常激越浑厚、流畅甜润、韵味无穷、独具一格。

   不同人物分别采取不同唱腔的作法,将藏地较为古老而又为人们所熟悉的音乐吸纳为戏剧唱腔,如《波达拉》,《兵舞》,《扎西》,其中一首《江飞》(又名“切、贡、勒”)如今已引起音乐界高度重视,其旋律、节奏与当今闻名于世的中原编钟音乐动律相同。该曲调共有190多个音乐小节,而音乐小节之间无明显的终结音,无论从任何一个小节插入,都不影响乐曲的结构。帮腔伴唱是藏戏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声腔形式,主要特点是:行腔自由,为徒歌式,不用伴奏,只用鼓钹点子调剂节奏,唱腔高亢嘹亮,宽厚雄浑,婉转悠扬,铿锵有力,并有和声帮腔伴唱。歌舞中的闪、跳、甩、摆、转、抵、顺等舞姿,自然而巧妙地运用到剧中不同性格人物身上,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金刚乌鸦自豪步”,多用于剧中国王、高僧、大臣及地方豪门贵族的行走中,是安多藏戏中男角的一种主要台步。而“锁步”则是安多藏戏中女角共用的一种台步。藏戏源于寺庙,因而表演时给人以严肃,刻板之感,鉴此,俄旺旦真活佛就在藏戏中增加了民间舞蹈,用于迎接国王、高僧、大臣及地方豪门贵族时表演,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使藏戏增强了观赏性和艺术性。对于演员角色的分配,他采取宜男则男、宜女则女的作法。女子舞基本保持民间歌舞的情绪特点,动作幅度小,节奏缓慢,文雅柔软,抒情细腻。男子舞跳动幅度大,节奏整齐,鲜明欢快,舒展奔放。这些踏歌起舞动作始终贯穿着连袂踏歌的安多民间歌舞特点。藏戏的乐器既简单,又富有表现力。俄旺旦真活佛在藏戏乐器伴奏方面也进行了大胆改革,过去藏戏伴奏由寺院金刚乐舞队担任,乐器有大鼓、手鼓、钹、镲、锣、莽筒、小铜号、唢呐、海螺,这一类色彩乐器主要为国王、将相、活佛、高僧进出场以及降妖伏魔,征战等场面伴奏。另一类乐器由竹笛、小鼓、小镲组成,民间称之为三大件,因为寺院法乐器平时不用时均供奉于经堂中,而不能随便动用,因而除了大型活动用来伴奏外,平时就由那所谓三大件乐器伴奏。俄旺旦真活佛根据壤塘县当时的实际情况,在乐队中增加了二胡、手风琴、三弦、洋琴,极大的丰富了南木达藏戏的表现力。鼓钹在藏戏音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在戏中起伴奏作用外,还直接表现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一招一式,一鼓一钹、一弦一琴,加上一架长筒号,一把锁呐,就能使一台藏戏既连贯又完美地演下去。舞台表演小到一个手法、一个动作、一句唱腔、一句台词都规范具体,是藏戏表演的灵魂。舞蹈动作的表演、唱腔节奏的变化、每个场次的转换、间歇时空的过渡均由乐器支撑。根据藏戏乐队配器,一张鼓有多种击法,鼓钹根据需要配合打击,锁呐长号间奏插吹,以增强戏剧的气势和增强演出效果。由于乐器多为佛教寺院举行金刚乐舞法会时所用的梵音古乐。金刚法乐在戏剧中的使用,说明了藏戏产生的初衷,就是为了弘扬佛法、教化人民的需要。所以,藏戏从内容到形式的形成,从乐器到道具的制作都与佛教的形成发展有一定的瓜葛。

5.程式完美

  藏戏里处处飘逸出隽永的文化韵味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是高度综合、舞台表现程式化跟写意性强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剧本民间文学价值高,剧情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唱腔丰富多彩、委婉优美,舞蹈节奏鲜明,服饰、道具制作精良,斑斓多彩,为藏族群众所喜闻乐见。按藏族戏剧学理论的常规要求,每台演出,一般由“顿”、“雄”、“扎西”三个部分组成。”顿”是剧前道白,向诸神祈祷,向观众敬礼;“雄”是正戏;“扎西”是最后剧终时的祝福。据传,其中的“顿”和“扎西”最早是一种金刚乐舞仪规,后来被吸收到藏戏之中了。藏戏的音乐伴奏、舞蹈动作及面部表情都是比较简单的,因此,藏戏的唱腔和曲调就显得特别重要。藏戏的唱腔曲调,大都源于民间曲调,据统计,唱腔共有20余种,男女老幼、喜怒哀乐各不相同,但一般常用的可归纳为“达仁”、“教鲁”、“达通”、“当罗”等4种曲牌。“达仁”是表现心情舒畅欢乐的一种长调。“教鲁“是表现一种忧愁悲伤心情的深沉调子。“达通”是用于一般叙事的叙情短调。“当罗”则是感情起伏变化,或因喜怒而需变腔时的调子,也可称反调唱腔。当一个演员唱完—段歌词,余音未落,其他演员接着帮腔。这样,既能缓冲主唱人较为单调的嗓音声腔,又能给观众以和谐优美的感受,整个唱腔听起来由近而远,此起彼落,给人以高昂、豪迈、悠扬的感觉。演出场所及舞美的改革创新,变过去的坝坝戏为舞台戏,舞美尽量体现实景。过去藏戏服饰均为民间生活服饰,仅区别于质地的华丽与否。为突出国王、将相、皇后、公主等主角,增加了藏戏中的龙袍、凤冠以及王妃服饰;道具方面主要吸收了川剧中的刀、枪、剑、戢,更加突出了人物的表现力。

 

四、阿坝地区安多藏戏活态传承的主要价值

    一个民族,只有保持着生生不息的思想活力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藏戏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是藏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对于藏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千百年来,藏戏不仅仅是藏地民众主要的娱乐形式,也是藏民族精神血脉的重要文化载体,藏戏是藏地传承下来的最精粹的文化创造,是和藏族最贴近的艺术方式。藏戏传承绝非只是技艺、技术、技巧等形式上的继承,而且不仅包括传统文化深厚的内容积淀,还包括传统美德、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审美判断等的活态传承,这是藏戏传承的主脉。藏戏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藏族同胞生产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精神食粮,是民间艺术家进行创造的源泉,是藏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具有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价值。

 

1.历史价值

  安多藏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从安多藏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有相当一部分叙述了藏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反映着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变迁,是现代和传统之间流动的见证,从中可活态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生活风貌、道德习俗和思想禁忌。安多藏戏蓄积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精粹,保留了最浓缩的地域特色,承载了过去,孕育着未来。人们可以通过安多藏戏同遥远的祖先沟通,看到他们的身影,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智慧,辨认出他们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脚印。

2.文化价值

  安多藏戏是藏族的文化积淀,反映了人类社会漫长历史所形成的文化和传统,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它所代表的是鲜活的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安多藏戏往往蕴含着藏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生存方式,保留着形成藏族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藏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体现出该藏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是藏族文化存在的标志和发展的根基。藏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共同丰富、充实和维系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更强化了藏戏的文化价值。

3.审美价值

  安多藏戏中包含着丰富的表演艺术、口头文学、生活习俗、服饰礼仪,它们或是纯粹的艺术,或者包含着艺术和美的成分,无论是口头文化、体形文化、口头与体形的综合文化,还是造型文化,都是历史上不同时代、藏民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展示着藏民族的生活风貌、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安多藏戏历经岁月沧桑,流传至今,充分说明其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得到不同时代藏族老百姓的认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其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孕育了无以伦比的艺术魅力,更能深深打动人的心灵,触动人的情感。同时,安多藏戏中存储了大量的藏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是进行文化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的源泉。

4.教育价值

   常言道:“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藏族老百姓对于传统美德的养成和延续,是从以藏戏等为主的文艺作品中去汲取与获得。安多藏戏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传统技艺、艺术精品资源,是开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安多藏戏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更是教育藏族年轻一代正确地为人处事,培养社会良好风气的重要内容。安多藏戏藏族群众喜闻乐见,可以寓教于乐,帮助藏族年轻一代更加鲜活、生动地了解优秀的藏族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说,安多藏戏能够熏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能力, 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另外,安多藏戏代表性传承人活态传授自己宝贵技能的过程,以及研究教授安多藏戏为职业的专家,在学校、社会讲授安多藏戏的过程,也体现了安多藏戏的教育价值。

5.精神价值

   藏戏不止是一种娱乐方式和文艺样式的演绎,而是一种更为重要的符合藏文化认同的审美活动与民族记忆的延续,蕴含着藏文化的精神品格。佛教之所以能够在雪域藏地扎根、开花、结果,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就在于佛教强调自律解脱,强调用自己的智慧去觉悟人生,扫除无明,看清现象世界的本质,从而超越自我。信仰其实就是培养敬畏之心。藏戏就是通过艺术的教育,让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藏民族心里播下种子,就能生根、开花、结果,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进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安多藏戏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脱离具体的民族历史和社会环境,它蕴涵着所属藏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沉淀着发展的经验、生存的智慧,这些维系藏民族血脉的因素反过来又世代塑造并延续了藏民族一脉相承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从而形成特有的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使藏文化的价值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得以展示和存续,成为藏民族最基本的识别标志。安多藏戏是藏民族个性、藏民族审美的“活”体现,具有传承和凝聚藏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是维系藏民族存在发展的生命动力、精神依托,是实现中华特色文化复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五、阿坝地区安多藏戏活态传承的保护利用路径

  藏戏不仅是藏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也曾是与藏民族最贴近的艺术样式,更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它随着中国社会的演进而成长,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在漫长的雪域高原文明演进过程中,藏族人民创造了藏戏又被藏戏造就着,藏民族因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的不同而积淀了各具特色,以不同载体为呈现方式的藏戏,但是更应该看到藏戏非遗名录有如藏族“精神植被”,它不仅属于藏民族,也为全人类共有。抢救性保护藏戏非遗名录,就是保护藏民族生存的“精神植被”。南木达藏戏已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整体性保护。然而,南木达藏戏也面临着边缘化、藏戏生源匮乏,藏戏教育发展滞后,藏戏人才断层严重,已危及传统藏戏的收复失地、返本开新,因此,应当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认真贯彻国务院“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在确保藏戏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抢救、保护、利用的有机结合。只有充分发挥阿坝民间安多藏戏资源的优势,进一步挖掘安多藏戏的历史厚度、扩大安多藏戏的保护程度、开拓安多藏戏的利用深度,加大安多藏戏驻演和巡演力度,才能提高安多藏戏的社会影响力,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一)资源调查,摸清家底。

藏戏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到民族精神的继承,关系到民族文化传统的赓续和民族身份的记忆,保护传承这份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职责。资源调查是对传统藏戏进行有效保护、对濒危传统藏戏剧目进行抢救的基础。传统的经典剧目,讲的都是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中华民族美德,经典剧目复排,地域特色明显,老百姓喜闻乐见。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采用图文并茂、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对当前阿坝传统安多经典藏戏的蕴藏情况、流布状况、传承范围、传承脉络、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特别应该对安多藏戏代表性传承人活态传承藏戏状况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和整体性保护。尤其是开展资源调查,整理出版书籍是实施综合保护与利用安多藏戏的前提和先期必做的一项工作。各级文化部门和国家、省、州戏曲院校应通力协作、积极配合,搭建专门工作机构,组织戏曲、民俗、历史专家,深入阿坝地区农牧区,广泛开展田野调查,摸清阿坝安多藏戏剧目、曲目、剧本、服饰和相关民俗等内容,完成阿坝安多藏戏内容整理和音乐、唱腔、服饰、道具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一方面是对各安多藏戏分别作登记、翻译、建档和管理、统计工作,并拍摄视频资料,以补充完善安多藏戏数据库;另一方面是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安多藏戏的剧目、内容进行挖掘整理,让零星散落在民间藏戏剧目集结成体系,以形成系统的剧本和历史档案,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编辑出版安多藏戏著作,使其有较完整的传统藏戏经典和理论体系。同时,切实尊重传统,重视对地方藏戏赖以生存、发展的地方民俗、民风、语言、礼仪、节庆、民间信仰等地域文化土壤的保护,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民众生活和文化心态的多样化。

    (二)提升剧目,返本开新。

深入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藏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优秀传统藏文化成为涵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古往今来,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藏戏传世经典剧目,无不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其中,蕴含着藏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如敬天畏地、依正不二、感恩图报、尊老爱幼、讲信修睦、崇文厚德、乐善好施等。打破旧的传统创作观念,建立新的思维与理念,让传统藏戏拥有新鲜的面貌,将藏戏至今仍有生命力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是今天优秀藏戏剧目共同的努力方向。惟其如此,才能不断创作出高扬主旋律、传递真善美,像蓝天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反映人民心声,抒写人民情怀的优秀藏戏作品来。如今,在多元多样的文化选择中,藏戏似已远离众人视野,然而只要薪火相传,只要有一代又一代的代表性传承人的热爱与努力,藏戏将永远屹立在舞台的中心。

   虽古老而不陈旧的藏戏,只有回归阿坝大地的沃土,才能在保持传统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吸纳了若干新鲜元素,真正继承和发展传统藏戏的美学精神,创作出为藏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传世之作,也才能实现返本开新。拥有一定数量的经典剧目往往是一个藏戏团存活的条件和取得一定成就的标志。对于南木达藏戏团来说,以《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霍岭之战》、《地狱救母》、《赛马称王》等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这些代表性剧目凝聚着安多藏戏流派艺术的精华,体现着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所以,对于代表性曲目、剧目的保护和对于安多藏戏流派的抢救性保护,应该以无比坚定执著的信心和博大的胸怀为藏戏返本开新进行有益探索,从传统剧目编排、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舞蹈、音乐等方面都大量引进新的元素,按照现代观众的需求扬弃传统藏戏当中不适应时代需求的东西,着力对传统经典剧目的二度创作、反复打磨、不断复排、长期巡演与活态传承,精致地再现和提高经典呈现,完整地传承和推广经典作品,原汁原味地保持安多藏戏的文化品格。因为对安多藏戏的传统经典剧目的挖掘和整理,不仅是抢救性保护,更是重新延续安多藏戏在中国藏戏文化格局中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风格的原动力,惟其如此,才能避免族群记忆链条的断裂,才能延续传统藏戏的生命。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以全新的美学理念、以丰富真挚的情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重新建构藏戏核心审美理念,构筑藏戏人的精神依归,二度创作经典剧目,应该集民间智慧于舞台艺术表现之中,充分挖掘民间传统藏文化的表现内容,推进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的与时俱进,让安多藏戏既有历史感、庄重感和民族特色,又有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更能够适应新时期基层农牧民群众对藏戏的审美情趣。承袭与创新对于争创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藏戏团来说,是让更多海内外戏迷了解藏戏、喜爱藏戏的有效途径。在继承传统经典剧目的同时,根据安多藏戏的传承特质,挖掘传统,返本开新,秉承“以情造声,用情创程”的表演风格,坚持“表演是要用心来打动观众”的艺术宗旨,剧本力求曲折紧凑一点,唱腔力求传统优美一点,表演力求现代真实一点,让积淀着藏民族厚重精神财富的藏戏葆有鲜活的现实生命和长久的精神价值。同时,通过编写现代剧目,找准宣传教育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使古老的藏戏与时代同步发展。在克服藏戏难点的同时点燃藏戏的亮点,在超越藏戏难度的时候达到新的藏戏高度,藏戏经典本质上就是对藏戏极致之境的苦心孤诣的新追求。当然工作上有轻重缓急,比如面对许多传统经典剧目很快流失需抓紧抢救,就应以抢救为主。但不能因此就排斥推陈出新。同样,面对遗产丰富的传统,返本开新应该严肃认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和群众喜闻乐见,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诠释传统藏戏经典,用题材上的创新征服了现代观众,不然新作品就留不住,但也不能因为新作品成活率低就放弃编创。

  而如今,传统南木达藏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都面临困境,社会认知和人们娱乐方式的改变,多数群众还没有文化消费的经济能力和生活习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让南木达藏戏完全走向市场,以团养团,难以为继。南木达藏戏的保护利用,只有迈向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每年补助藏戏抢救性保护经费和州、县政府每年拿钱卖藏戏巡演服务以及藏戏剧团强化“巡演自救”能力相结合的三条腿走路,其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路径才能越走越宽。各级政府出台的文化政策应该借鉴昆曲保护所取得的经验,大力鼓励文化多样性,专门建立地方传统藏戏文化保护基金,让各传统藏戏保持原有的文化品位,沿着自己的文化轨迹和文化传统来传承和发展。同时,传统藏戏是一个宝藏,应该在全面考量传统藏戏的表演特色并结合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古为今用,才能构建具有安多藏戏特色但又不是安多藏族独享的文化价值体系。应该更多地让内地人来翻译藏戏作品,形成本地驻演藏语版本和内地巡演汉语版本的特色藏戏演出,让内地人以自己习惯的方式和“味道”接受安多藏戏文化的熏陶。

 

(三) 下接地气,强化传承。

  传统藏戏因其大多歌百姓所乐、表百姓所忧、展百姓所盼,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欣赏、艺术享受甚至艺术教育。人因戏而活,戏因人而传。名剧出名演,名演带名团。藏戏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具有“恒定性”和“活态流变性”的传承规律,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进行活态传承,这些优秀的藏戏代表性传承人手中掌握并承载着藏戏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依靠他们的口传心授,宝贵的藏戏才得以代代相传。藏戏代表性传承人动力在“荣誉”,重点在“传承”,核心在“申报”。首先是荣誉到位,把“称号”给那些还能够带徒、教学的人,让他们有动力去承担更多的活态传承责任;其次是补贴到位,给业界认可、德高望重但年事已高、无法带徒的老艺人们经济上的补贴,并实行抢救性记录,将“非遗”从他们“口中”“手中”“脑中”“抢”出来;再次是申报到位,积极组织申报县、州、省、国家四级安多藏戏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单位,让民间艺人、民间剧团真正成为国家、省、州、县四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单位不啻一种至高的荣誉,彻底解决安多藏戏濒危化和边缘化的问题。南木达藏戏因为社会经济的转型、外来文化的输入、大众传媒的兴起而日趋濒危化和边缘化。长期以来,传统藏戏经典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原因就是,传统藏戏经典往往被当成“下里巴”文化而没有纳入各级学校课堂和教学内容,人为阻断,导致文化延续的断裂。

   保护和弘扬传统藏戏经典,学校教育者责无旁贷。因此,对藏戏应心存一种“敬意与温情”,提升社会包容性和文化包容性,充分重视传统经典藏戏所具备的的文教功能,改变因循守旧的教学思想,将传统藏戏经典教育纳入国家、省、州、县教学计划,让传统藏戏老艺人进入学校或传习所承担起活态传承藏戏和培养藏戏传承人的历史责任,让藏地莘莘学子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传统藏戏经典,从而促进传统藏戏经典的活态传承与与时俱进。在全国藏地的中小学普及藏戏知识,从小培养青少年对藏戏的兴趣和爱好,为藏戏的传承发展打好基础。对现有年轻兼职藏戏演员强化定向培养,以老带新,以便使老艺人的表演技艺、藏戏的传统剧目和演唱艺术得到完整传承。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尤其是借助藏汉双语中小学校的力量,来发现和培育优质“种子”,使之在涓涓细流中复归与传承。

   (四)守土有责,强势宣传。

   切实加大觉囊文化中心和南木达藏戏的宣传力度。如果要尊重传统藏戏、研究传统藏戏、继承传统藏戏、激活传统藏戏,那么只有提高传统藏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增强南木达藏戏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包容创新、兼收并蓄中发展演变,始终坚持会策划、善运作、少花钱、多办事、见效快的原则,在藏羌文化走廊觉囊文化中心目的地建设中,不仅需要守住本土,用好用活现有的壤巴拉节、高原艺术节、国际非遗节等节庆品牌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的同时,更要主动走出去,充分利用海内外的文化交流平台、举办展示南木达藏戏、觉囊梵音、觉囊唐卡、时轮藏、时轮坛城等展示活动以及借助国内外新闻传媒等全方位、多领域的措施,让其为提升创造力、增强宣传力、促进对话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作出更大的贡献。进一步拓宽宣传广度,邀请海内外的影视传媒来阿坝和壤塘拍摄专题片,编辑创作宣传觉囊文化和南木达藏戏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通过电视、广播、电影、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不断深化宣传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觉囊文化中心和南木达藏戏的影响力。精心策划觉囊文化旅游线路,不断提高重点景区的可进入性与观赏性,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各大旅行社的联系,宣传推介觉囊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以吸引更多的旅客,通过壮大旅游经济提高觉囊文化中心和南木达藏戏的知名度。为推动建立符合阿坝州情、具有阿坝特色、顺应时代潮流、可以进行国际交流的藏戏表演艺术体系和理论研究体系,每3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国藏戏学术研讨会,每5年召开一次藏戏国际学术讨论会,探讨藏戏发展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编辑出版藏戏研究成果,推动藏戏“以文带宣”工作。

   西藏、四川、青海藏语卫视都是强势媒体,覆盖面广、传播效果好,推动藏语卫视开设藏戏栏目,对于发掘传统藏戏、传承藏戏文化、培养藏戏人才、培育藏戏观众、激活藏戏市场,有效地促进藏戏事业繁荣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藏族群众是藏戏的创造者,也是藏戏的享有者;是藏戏的保护者,也是藏戏的受益者。综观安多藏戏从花果飘零到返本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安多藏戏传承机制,以传承人为核心,以持续传承为重点,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已经刻不容缓。安多藏戏传承价值高、群众喜闻乐见,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尤其应该注重藏戏所具备的文教和传承功能。藏戏保护与扶持关乎文化民生,不仅要加强对安多藏戏剧本的挖掘、整理、出版和安多藏戏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使其成为安多藏戏剧目创作中心、剧种保护中心、艺术传播普及中心和剧目收集整理与研究中心,更要抓紧制定出台《阿坝地方藏戏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积极资助地方藏戏剧种的业余院团走出去,以全面加强对阿坝地方藏戏剧种的保护与扶持,推动地方藏戏创作和地方藏戏艺术业余表演团体建设。千万不能驻足于前人脚印,而需要结合时代的要求,使这个古老的剧种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光芒。关注安多藏戏的发展,使安多藏戏这样的非遗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马自祥、雷志华主编.陇原艺术探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1;

2、刘志群.试论藏戏艺术保护与传承工程的意义价值及其实施方案构想[J].《西藏艺术研究》2004(1);

3、孙自强主编.四川藏戏[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

4、文化部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中国文化报》2008年7月16日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