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藏戏的形成及其发展

康巴藏戏的形成及其发展

发布时间:2014-07-01



      甘孜州地处横断山系,境内山峻谷峡,横行并列。山间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急, 贡嘎山高踞康东,州内草原广阔,三江流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牧、林、水力、地热、 矿产资源雄厚。长江、黄河源在其间,自古长江、黄河文化就融流于此,昌都卡若文化与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均依这里为桥梁和通道,是古氏羌人活动场所。一九七八年州境南、北东各县发现的石棺葬文化,其时代“为战国至秦汉之际”。远在十七世纪藏文化形成前,氏羌人已在这里创造了古老的文化。                 

      唐初,吐蕃兴起,逐步形成较高文化的实体,州境内氏羌和其他部落陆续被融入藏族之中,原族名和部落已不复存在。康巴藏族非单一的古代民族,包括吐蕃和西山诸羌两种不同的文化族源,今康巴地区的语言、文化仍保留了与藏族文化不完全相同的多元性特征。 
  州内土著民族自古能歌善舞。《后汉书》记载白狼王化“作诗三章”、名叫《白狼歌》(共 四十四句,一百七十六个字),“三章”即《乐德》、《慕德》、《怀德》三首。歌词反映白狼畜牧业和狩猎情况以及同内地经济文化交流关系。   
      吐蕃时期发展起来藏族文化,到十一、二世纪佛教兴起后得到了加强。元代统一了康藏,在此设元帅府、万户、千户进行统治,加强这里的宗教势力,宗教关系成为康区与卫藏保持联系的扭带,西藏各教派皆在此发展势力。康区各地都有西藏各教派的寺院和属民。明清相沿元制,中央政府册封土司、呼图克图寺院集团分割统治,政治上隶属中央,宗教上则附庸拉萨或其他教派中心。
唐宋以来,汉藏人民通过“茶马互市”所建深厚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代。康区近内地,历代军旅屯兵储粮,商贾经营,内地生产技术、文化不断融入。康区兼容并蓄了古氏羌文化、吐蕃文化、西夏文化、汉地文化,故尔,康区藏族文化,既同于卫藏,又异于卫藏。  
      在长期的历史衍变中,康区受藏传佛教影响,形成了宗教文化、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逐步发展起来。各地寺院僧徒为在佛学上深造获得学位,并为获到学位回寺能掌握教权、或理寺政,均纷纷前往拉萨求学。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公元1617——1682年)曾去北京被清顺治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恒喇达赖喇嘛”在京观看了汉、满、蒙宫庭乐舞戏曲,受到内地文化影响,回藏后顺应潮流推动藏族文化进一步发展。那时,藏戏己在西藏有所发展,他开始把藏戏从宗教仪式上分出来,组织了民间职业性或半职业性剧团,并在哲蚌寺举行藏族戏剧节——“雪顿”,组织各地剧团献演,之后,各剧团又去各地巡回演出。在拉萨深造佛学的康巴各寺僧人,学余目赌藏戏的排演、献演活动,有的要了“脚本”,学习了演技,学成获得学位回康,携回藏戏在该住脚寺院组织排练演出,由于各高僧所习西藏藏戏流派不同,故尔,康区也有西藏藏戏降嘎冉、觉木隆、迥巴等流派流布。    
      康巴携回藏戏高僧,有的全袭其流派程式;有的则据所需,取其部分或大部,加之,带回的剧本都是文学故事本,到排演时还需本地编导再度创作,又溶入本地土风舞、曲艺、俚谣,由此,形成了本地剧种,如巴塘、理塘、八美、康定、甘孜等县。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甘肃拉卜楞寺加木祥五世丹贝坚赞自西藏习法回寺,倡导建立安多语演唱藏戏,命中年活佛琅仓组建,琅仓赴蒙讲学十二年中,每年都回北京,观摩京剧, 回寺后经组织排练,于1946年排演出安多藏戏《松赞干布》,影响遍布甘、青、康北。1948年色达夺珠寺日洛活佛率20余名僧徒赴拉卜楞寺学习安多藏戏,学成返回色达,次年春节正  式出演,受到僧俗欢迎。日洛活佛还自编自导了《王子志美更登》和《仙女卓瓦桑姆》,此后,色达藏戏既承安多流派又融入本地曲艺、民歌,形成另一剧种,传布康区丹巴等地区。 
    第七代德格土司拉青•向巴彭措时期(公元十七世纪中后叶),更庆寺堪布桑登洛珠组织了寺庙藏戏团,根据《佛本生记》,编导了《哈热巴》(狮王的故事)演出受到僧俗民众欢迎。 演唱曲调采用佛教乐调和民间音乐混合。表演袭取寺庙跳神身段,融合民间舞蹈,因而自成一体,形成德格剧种。
      清末,“改土归流”,一些寺院被毁,喇嘛被逐,西藏传入藏戏各派,一度停止活动。民国以来,土司制复苏,宗教活动继续,以寺庙为组织者的康区各地藏戏继续活动。
建国后,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甘孜州境内西藏流布的藏戏、安多藏戏、。德格本地藏戏均继续活动,巴塘、理塘、康定藏戏团还来州、上省,甚至到省外参加中央和省州举办的各种形式会议演出和汇报演出,受到民委和各级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1958年,甘孜州民主改革和合作化运动,因“左”的思想影响,藏戏艺术活动遭到挫折。“文化大革命”中更被视为封建糟粕,藏戏艺术备受摧残,活动停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民族政策的落实,藏戏艺术活动恢复,并有了空前的发展。各地藏戏演出团体已从寺院解脱出来,吸收普通农牧民作演员,由县文化馆、站领导、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协助组成了各个业余藏戏团体,在春节、送夏节、迎秋节等民族节日中演出。藏戏在继承中改革发展,男扮女装改为女扮女装,普遍将一台戏要演两天的集中精练改为两小 时,把在草坝演出搬上室内舞台,运用灯光布景、扩音等新的舞美艺术。1981年在巴塘举行了《四川省暨甘孜州首届藏戏调演》西藏传入衍变的剧种,安多派各剧种会师,互相学习、共同促进。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实施,甘孜州农牧业生产蓬勃发展。文化艺术的“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贯彻,巴塘、康定、丹巴、道孚、甘孜、德格、色达等县的业余藏戏团坚持业余,农忙让路,农闲排演,活动经常,理塘县自负盈亏的半集体制藏戏团,亦是经常活动。自1983年起,省文化厅每年拨款部分给予补助,省民委也曾一次性的补助部分业余藏戏团。1984年州举行了《跑马山之秋》1985年甘孜州举办了《甘孜州首届藏族艺术节》,甘孜州内多数藏戏团参加了会演,观摩,推动了藏戏艺术的发展。自1980年以来,各剧团对传统藏戏进行了改编,使之在舞台化方面开创了先例,并创作了新剧目《琼达与布秋》、《尼玛与达娃》、《赛马登位》、《地狱救妻》等,以及现代题材剧目《佛海赤子》。为了总结经验,发展藏戏,甘孜州在认真贯彻“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的基础上提出“抢救、继承、发展、创新”方针召开振兴藏戏座谈会,促进藏戏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