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藏戏发祥地——德格竹庆

格萨尔藏戏发祥地——德格竹庆

发布时间:2016-08-15

  

  

德格,堪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廊,流传于云贵、川藏、青藏及蒙古高原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格萨尔王传》史诗赋予了她神奇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内涵,举世瞩目的德格印经院使她成为藏文化发祥地之首,古朴庄严的八帮、更庆、竹庆、协庆、丁青、俄支、宗萨等古刹名寺给她蒙上了神密的面莎。在这块方圆11955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上,人杰地灵,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景观举不胜举,沙鲁里山脉数十座巍峨的雪峰和几十条山川下埋藏的宝藏无数,而竹庆的《岭·格萨尔王传》藏戏犹如一块未经打磨的琥珀散落在竹庆草原那片草地上。
  座落于沙鲁里山脉雀儿山之东距县城164公里的竹庆古寺,由白玛仁真始建于公元1685年,距今已有316多年的历史,该寺系宁玛派(红教)在藏地四大祖寺之首,在整个藏传佛教的历史演变中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竹庆讲学院受过教育的学生遍及全藏地以及尼泊尔、不丹等国(解放初之前),历史上不少著名的学者也曾是该寺的门生子弟,该寺曾是德格土司的五大家庙之一排行第二的寺院。这些诸多的条件,为《岭·格萨尔王传》藏戏发祥于该寺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岭·格萨尔王传》藏戏的创始(编居)人第五世转世竹庆寺活佛土登·曲吉多吉,此节目从创编流传至今已有150年左右的历史。《岭·格萨尔王传》是竹庆寺历年在藏历十二月底和次年五月十一日至五月十七日间必需演出的传统节目,而协庆寺(红教)、岔岔寺(白教)、腰色寺(红教)、扎西寺(红教)等十多座寺庙演出的《岭·格萨尔王传》藏戏是以竹庆寺藏戏《岭·格萨尔王传》戏及服装等剧目方面为蓝本,再结合各寺的一些传统实际搭配而成。
  竹庆寺格萨尔藏戏主要由《赛马登位》、《刀日洛解》、《普金普六独秩》、《龙达》几部组成,而其它寺庙演出的《岭·格萨尔王传》除《赛马登位》外,主要有《岭国三十员大将》、《岭国统帅格萨尔王、七大勇士、十三位岭国王妃》、《岭·格萨尔王·王妃珠姆和十三种畏马战神、鹞、雕、狼》几部组成,演出《格萨尔王传》剧中人物可达104人,戏剧中表达的意义多为驱妖魔、除鬼怪,解除人间痛苦和烦恼,祝财物丰盛、五谷丰登、太平祥合等。剧中服饰多为格萨尔王身着金黄缎袍、头戴皇冠;大臣们身着袈裟(氆氇),头戴虎豹皮帽;化浓妆,有多种贵重金银珠宝首饰、金银链、护身盒(佛)、宝刀、剑、哈达等道具,在特定剧目《龙达》等还要使用动物面具,其使用的面具有狮子、鹿、仙鹤、豹、熊、鹰、虎等22种动物面具。面具多为木、泥等物为底,再通过塑、雕、绘、绣而成,大多为写实的手法。竹庆《岭·格萨尔王传》藏戏的一大特点就边跳演、边对歌说唱,而别的寺庙就只是跳演,不对歌说唱。藏戏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具有结构上的“多重合一”的综合性艺术特点,是集美术(绘、绣、雕、塑等)、音乐、舞蹈、诗歌、神话、传话等为一体,这些艺术传统在艺人说唱中浑然一体,恰如其分。(参阅《西藏研究》1991.4期郭晋渊著《岭·格萨尔》史诗的藏戏文化),称赞竹庆藏戏集百家之长,继传统古藏戏之精髓,结合本寺本地的一些特点,创造出了竹庆《岭·格萨尔王传》藏戏之乡。
  竹庆藏戏在“文革”期间停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忧复并发展起来。解放前竹庆寺藏戏的编导(藏语叫作羌本)主要是次乃尼玛、期德、泽登几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竹庆寺业余藏戏团的编导是竹庆寺活佛伍金、呷布(竹庆乡牧民)、青批(竹庆乡牧民)、西占(竹庆乡牧民)等人,他们严格按照传统的文字剧本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