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七个一批”全面制定脱贫标准 白玉:调准焦距 扶贫开发更精准

大力实施“七个一批”全面制定脱贫标准 白玉:调准焦距 扶贫开发更精准

发布时间:2015-12-14

白玉美丽乡村。

白玉县,地处我州西南部,地位偏远,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县城才通公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地方公共财政困难,社会事业历史欠账多,全县扶贫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全县有贫困村81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52%,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达到2275户9643人。2014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929元,分别为全国、全省、全州同期人均纯收入的60%、67%、93%。要达到小康水平,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还需要增加4351元。

贫困,成为全县人民前往小康之路必须要跨过的“沟壑”,必须要解决的“短板”。9日,县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在寒冷的冬日中闭幕,对新阶段全县扶贫开发攻坚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与过去的县委全委(扩大)会不同的是,参会人员首次增加了村干部代表、村民代表和贫困村“第一书记”。

在此次会议上,该县对落实中央、省州委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细化,并结合全县实际,调准焦距,审议通过《关于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瞄准最贫困的村、最困难的群体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力实施“七个一批”行动计划,全面制定脱贫标准,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全力以赴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依托“七个一批”行动计划,该县着力解决贫困群众致贫原因复杂、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等问题。将通过特色产业带动一批,以大力发展种植、养殖、旅游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户户有一名致富明白人。劳务就业转化一批,到2020年,全县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万人次,实现工资性劳务收入4000万元左右。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到2020年实现具有搬迁条件和意愿的贫困户通过安置脱贫4000人以上。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到2020年通过低保兜底脱贫4000人左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医疗救助扶持一批,资助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等重点救助对象40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教育助学解困一批,通过培养一人读书,实现一人就业,带动一个家庭脱贫的目的,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惠民资金补偿一批,将生态保护和助农增收有机融合。

按照“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要求,该县全面制定出脱贫标准。即住上好房子(户均住房80-120平方米)、过上好日子(家中有余粮,手头有余钱)、养成好习惯(人居环境整洁,行为举止规矩)、形成好风气(自觉遵法守纪,争当文明典范)。

“在五年内,该县将筹措整合县级财政、对口帮扶资金、结余结转资金共4.5亿元用于贫困户建房补助;完成3000户的危房改造和2000户的维修加固、风貌改造任务;为建不起、改不起房的特困户提供500套保障性廉租房,让老百姓都能住上好房子。”县委全委会提出新目标。

如何让蓝图变为现实?白玉县绘制出了精准脱贫线路图。

通过发展特色农牧业,到2020年,建成66户现代家庭牧场和3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成优质青稞、小麦产业基地8000余亩,马铃薯生产基地1200亩,支持3000户农牧户建成自食蔬菜棚40万平方米。大力推进资源开发,坚持创造“金山银山”,更要建设“青山绿水”,采取最严格的环保、生态和安全监管机制,有序推进呷村选矿厂(扩规)建设和嘎依穷、胜莫隆、夏囊沟等矿点的勘探和开采。发展全域旅游促增收,到2020年,参与旅游发展的贫困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建成2-3个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管理运行规范、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旅游景点。全面改善乡村生活条件,到2020年,切实破解交通难、用电难、饮水难、教育难、医疗难的问题,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通过城乡环境整治,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的生态细胞建设,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培养群众养成良好生活、居住和生产习惯。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为重点的“陋习革命”。强化文明乡村建设让老百姓形成文明健康、勤俭节约、自立自强、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同时,该县将通过依法治县,引导农牧民群众自觉依法落实相关政策,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不断夯实团结和谐的根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进一步规范寺庙和僧尼管理,通过正面宣传、动员群众积极脱贫,发挥寺庙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正能量。通过动员各种力量在全县范围形成好风气。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该县在精准扶贫中还将实施“精准把脉,开对处方;精准脱贫,挂牌销号”的方式,依据建档立卡结果,准确分析找准致贫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实施“缺什么补什么”的“菜单式”帮扶措施,逐村逐户逐人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脱贫减困计划,切实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法”,防止“不同病吃同一药”的现象发生。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实现稳定脱贫的要逐户逐人退出,确保脱贫力量精准对接、贫困对象精准受益。

“我们将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解决好交通、通讯、用水、用电、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努力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梦’”。该县县委书记康光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