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琼结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久河卓舞”传承观察:古树新枝绽芳华

山南市琼结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久河卓舞”传承观察:古树新枝绽芳华

发布时间:2021-09-3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刘枫   责编:顿珠曲珍

非遗进校园(1073873)-20210917102614.jpg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尼玛旺久在琼结县中学给学生讲授“久河卓舞”的传承发展。通讯员 伦珠泽仁 摄

久河卓舞 甩发(1073871)-20210917102646.jpg

“久河卓舞”表演的特色动作——甩发辫。通讯员 伦珠泽仁 摄

青瓦达孜山下,藏王记功石碑旁,高高甩起的发辫似有力的豹尾,不断起落的鼓槌敲出浑厚的鼓声,飞舞旋转的褶裙让人目不暇接……这正是山南市琼结县传承千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久河卓舞”。

舞动千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久河卓舞”宛如一颗在历史烟尘中浴火不化的明珠,历久弥新,光彩熠熠。走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动能为“久河卓舞”注入新的活力,让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魅力传播四方。

历史追源: “鼓舞”人心的千年艺术

久河是山南市琼结县下水乡一个普通村落的名字,古时,这一带通称为久河沟,大名鼎鼎的“久河卓舞”就在这里流传演绎。

在藏民族文化中,“卓舞”又称“果卓”,藏语本意是圆圈舞,“卓”意为舞,亦有“鼓舞”之意。“久河卓舞”因表演时,舞者人人腰间扎竖一面彩色皮鼓,两把白羽花顶弯钩鼓槌时时敲动,因此也被视为“腰鼓舞”。

据久河村老艺人洛桑介绍,公元8世纪中叶,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即将落成时,为祛除妖魔,来自雅鲁藏布江两岸及雅砻河谷的卓舞表演者在夜晚燃起篝火,击鼓而舞,吓退妖魔。卓舞从此跳了十余年,成为山南一带人人熟知的震慑妖魔、祈求吉祥的舞蹈,并日益在民间流行开来。这就是“久河卓舞”广为人知的起源说法之一。

古老的传说为“久河卓舞”披上了一层魔幻的神话色彩。

历经1300年的演绎,“久河卓舞”逐渐褪去神话的外衣,成为民间禳除灾异、祈求吉祥、表达对五谷丰登幸福生活向往之情的舞蹈艺术,变成一种生动、质朴的民俗文化符号。每逢重大节日或重要时间节点,久河村人就会穿戴上最传统、最靓丽的服饰,跳起卓舞,祝福吉祥,“鼓舞”人心。

“久河卓舞”表演时气势磅礴,通常由十几到数十位不等的舞者共同参与,大家穿戴、动作整齐划一,边唱歌边敲鼓边起舞,时而模仿雄鹰展翅,时而似龙争虎斗,时而面向蓝天敲鼓似凿,时而甩辫击天裙摆飞舞,场面或庄重肃穆,或迅疾如风,现场观之给人以朴拙、刚健、奔放的艺术美。

2014年,“久河卓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以尼玛旺久为代表性传承人的一大批传承者的努力下,“久河卓舞”这一古老民族舞蹈艺术得以发扬光大,焕发出新的华彩。

传承人物:尼玛旺久的执着与坚守

2021年6月25日,山南火车站,一位发须花白的老人再一次穿上最隆重的五彩卓舞服,右手敲响腰间的皮鼓,雪白的发辫随着挪移的动作在空中舞动。这就是“久河卓舞”代表性传承人尼玛旺久。

虽然已经年逾80高龄,但尼玛旺久仍然带领自己的徒弟,以跳卓舞的方式迎接拉林铁路的开通。每当穿上卓舞服,这位脸庞布满皱纹的老人似乎立刻就会变得满面生机、精神矍铄。

尼玛旺久出身农奴家庭,西藏民主改革前,以给贵族放牛耕地、跳卓舞乞讨为生。

“我从小跟着父亲学卓舞、跳卓舞,已经跳了60多年了。”尼玛旺久回忆,在旧时,每逢重要节日,都要赶到各个村庄去跳卓舞。“有时一跳就是七八天,甚至要一次性从山上的寺庙跳到山下的村庄,往返数公里,人都累得没有知觉了。”

民主改革后,尼玛旺久曾到加查县生活。1992年,山南市筹备首届雅砻文化节,“久河卓舞”被定为演出重头戏。尼玛旺久跳卓舞的才华受到重视。他说:“当时琼结县文艺部门派人到加查县找我,让我回去教年轻人跳卓舞。”从此,尼玛旺久踏上了卓舞教学、演艺、传承的道路。

当年,尼玛旺久带着由80多名舞者组成的庞大表演队登台亮相,成为雅砻文化节的一大亮点。“久河卓舞”也得以从农村走向城市,从民间走向殿堂。尼玛旺久感慨道:“从那一次公演开始,‘久河卓舞’真正被救活了。”

后来,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民俗文化事业的扶持,尼玛旺久的徒弟越来越多,有了更加专业化、规模更大的表演团队,“久河卓舞”一次又一次在区内外电视晚会、文艺汇演、舞蹈大赛等舞台上公开演出。琼结“久河卓舞”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广受社会关注,久河村还建立起了卓舞传习所,有了专项经费,尼玛旺久本人也于201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一年又一年初心不改,一场又一场全情投入。尼玛旺久老人已经记不清自己表演了多少场卓舞,他将毕生献给了“久河卓舞”传承事业,用自己执着到老的坚守,推动着“久河卓舞”发展“蝶变”。

古韵新生:新时代的靓丽“蝶变”

2009年,“久河卓舞”在“中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舞蹈展演”活动中荣获民族民间舞蹈类银奖;

2011年,“久河卓舞”《吉祥鼓韵》成功登上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

2015年,“久河卓舞”《古都春雷》入选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演出和表演项目比赛,并荣获表演项目一等奖;

2018年,“久河卓舞”《山南鼓舞》赴广州参加全国民间文艺界最高奖——第十三届“山花奖”颁奖晚会并荣获优秀民间艺术表演奖;

2020年,“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学校里的卓舞队建立起来,尼玛旺久带领新生代卓舞队同台演绎,“久河卓舞”传承力量不断增强,后继有人;

……

近年来,紧跟步履铿锵的民族复兴脚步,坚定的文化自信让文脉之花绚丽绽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久河卓舞”作为极具藏民族特色和“藏源”文化特点的表演艺术日益受到关注,广泛登上文化部晚会、央视栏目、民族舞蹈大赛、全国非遗展演、自治区藏历新年晚会、藏博会等重要舞台,并到香港、台湾、四川、广东、贵州等多地参加演出活动,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

不仅如此,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文化部门的积极努力下,保护与传承从娃娃抓起,传承队伍不断扩大,以传承人子弟、当代大学生、各级文艺表演队、中学生等为代表的近百名新生代力量活跃在各大舞台、传习所和赛场,为“久河卓舞”增添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久河卓舞”传承队伍在弘扬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卓舞融入新时代新元素,创作出了《吉祥鼓韵》《雅砻春潮》《古都春雷》《山南鼓舞》等一系列优秀作品,让这一舞动千年的古老艺术在新时代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