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养生密码:藏医养生大智慧 藏医的基础学说

藏医养生密码:藏医养生大智慧 藏医的基础学说

发布时间:2015-09-10

  一、五源学说
  五源学说又称为五元学说,它认为物器界(器世)及人和一切生物(情世)产生的根源为土、水、火、风、空,称之为五源。这种学说起源于印度,是古印度的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土、水、火、风是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四种基本物质,空是物质存在、增长和运动的空间,它们之间相互滋生、演变、发展,并进行抽象推理、演绎、归类,用以解释物质世界的结构和运动形式,这便是五源学说。
  五源学说很早应用于佛教哲学,以后应用于寿命吠陀医学。藏医药学在形成过程中将它移植到藏医药理论中,广泛应用于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防病治病及药物方剂等很多方面,正如《四部医典》后续部说:“众生身由四源成,疾病缘由四源起,药物性味四源定,身病药皆四源生。”
  二、五行学说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就是以它们的属性和相互滋生、制约的复杂关系来归类、演绎、解释物质世界的构成和事物变化。藏医运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辨证施治。藏医将五行学说主要应用于脉诊学,其他方面藏医多用五源学说。藏医早在公元8世纪末,从中医编译而成的《月王药诊》中移植过来,在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有详细的阐述并有所发展。
  藏医将五行(金、木、水、火、土)与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之脉象联结起来,称为五行脉,即金主肺脉,木主肝脉,水主肾脉,火主心脉,土主脾脉。按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原则,若在心脉上(火主心脉)出现了脾脉(土主脾脉)跳动,即为正常脉(火生土)。与此相反,出现了五行相克的脉(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则为病脉,如在心脉出现了肺脉(金主肺脉)跳动,则为病脉(火克金)。
  藏医也认为不同的时令季节,人体的脉象会有所变化,这些都跟五行有着密切关系。即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属七十二天,在两季交替之间有十八天,这样将一年分为五个七十二天,然后冠之以五行联系。春季七十二天属木,为万物生长季节,肝胆属木,亦属旺盛季节,故木主肝(胆)脉;夏季七十二天属火,是心活动的旺盛季节,心属火,故火主心脉;同样道理,秋季七十二天属金,金主肺脉;冬季七十二天属水,水主肾脉;春末夏初、夏末秋初、秋末冬初、冬末春初各有十八天,四个交替时节共七十二天属土,土主脾脉。
 
藏族足浴
  三、藏医药的理论体系
  藏医药学的理论有:五行、六味、八性、十七效。
  藏医学认为药物与五行有关,药物的生长源于五行,即土、水、火、气、空。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源;水为药物生长之汁液;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源;气为药物生长运行之动力;空为药物生长之空间。五行缺一,特别是空缺少,药物则无生机。这一精辟论述,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这就是当今所说的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的特殊性。
  另外,藏医认为药物的味、性效亦源于五行。土性偏强的药物具有强筋骨、增体力、滋补强身之效,可治隆病。这种药物味甘,具有重、稳、钝、柔、润、干之性,根及根茎类药材大都属于土性。
  水性偏强的药物具有使七大物质基础(即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聚集,增生肌肉之效,可治赤巴病。这种药物味涩、酸,具有寒、凉、润、稀、钝、软、柔之性。皮类药材大都属于水性。
  火性偏强的药物能促进七大物质基础成熟,助消化,促吸收,增生体热,荣润肤色,可治培根病。这种药物味辛、涩。大部分花类、种子类药材都属火性。
  气性偏强的药物可强筋骨,通经活络,增生体温,收敛疮疡,促进七大物质基础运行。这种药物味苦、涩、咸。皮类药材大都属于气性。
  空性偏强的药物,具有四性的通性,其功效通行全身无阻,舒胸宽腹,遍及肢体,适用于一切疾病。果类和种子类药材大都属于空性。
  除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皮类药材分属五行外,藏医还将其药材的颜色和五行联系。黄色或淡黄色者为土,白色者为水,红色者为火,绿色者为气,蓝色者为空,于是可根据药材的颜色来考虑其属性,决定其味、性、效。
  六味,即甘、苦、酸、辛、咸、涩。甘味具有增强体力,补气固本,荣润肤色,开窍舒胸,生肌愈疮,干黄水之功效。苦味具有清血热、赤巴热,健胃舒胸,增生腹肌之功效。酸味具有健胃消渴,增生体温,生培根之效,对赤巴有益。辛味具有增生胃温,健胃消积,镇静催眠,驱杀肠胃寄生虫,荣润肤色之效。咸味具有熄风镇静,消肿化积,消烦渴,增生体力,生血,生赤巴,干黄水,下死胎之效,但对麻风病、痘疹、疮疖有害。涩味具有通淋止泻,复苏开窍,荣润皮肤,驱虫之效。
  另外,还有三化味,即服药后在体内经吸收,其原来药物之味发生变化。如甘、咸味转化为甘味,辛、涩、苦转化为苦味;酸味吸收后仍为酸味。因此,甘、酸、苦称之为三化味。
  八性,系指藏药具有八种性能,即寒、热、轻、重、钝、锐、润、糙。药性重、润、寒、钝者可治隆病、赤巴病;药性轻、糙、热、锐者可治培根病。
  十七效,就是藏药有十七种功效,即寒、热、温、凉、干、稀、润、糙、轻、重、稳、动、钝、锐、柔、燥、软。十七效是藏医遣药组方的理论基础,每种药都有其固有的性、味、效,而在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则应根据其功效配伍组方,组方原则是以十七效为对治,即寒与热为一对治,寒性病用热药治之,热性病用寒性药治之。在一对治中,一为药性,一为病性,互为对治。同理,温与凉、钝与锐、稳与动、润与糙等均互为对治,这是藏医辨证施治用药的理论基础。